5月24日下午,2019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養老服務技能賽項在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舉行。這是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第二次舉辦養老服務技能賽項。來自23個省區市的83名選手參賽,人數遠超上次。
競賽分為理論和綜合實操兩部分。綜合實操是照護老人,包括生活照料、基礎照護、康復護理,具體有為老人擺放進食體位、為臥床老人翻身預防壓瘡、進行外傷止血包扎和溝通交流照顧不良情緒等。
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院長鄒文開說,養老護理需要專業化,要通過比賽達到以賽促練、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促進養老服務質量不斷提升的目的。
記者發現,一邊是競賽熱度不斷升溫,專業發展趨勢可喜,另一邊卻是無法確保優秀人才留在養老服務行業的隱憂。
貴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一位參賽指導老師告訴記者,目前全國很多職業院校申請開辦養老護理專業,貴陽幼師每年級開設兩個養老服務專業班,學生以女生居多,畢業多去社區養老照料中心工作。
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工作人員表示,如今隨著老齡化的加劇,養老護理專業就業需求量大,但干這一行比較辛苦,對很多年輕人來說,能否在這個行業堅持下去面臨不少挑戰。
北京西城區金融街養老照料中心的一名護理員說,和她同屆養老護理專業畢業的60多位同學中,留在北京且從事養老行業的屈指可數,“最主要的原因是護理員工作與生活狀況堪憂”。
采訪中記者發現,養老護理行業存在“三低”(社會地位低、收入待遇低、學歷水平低)和“三高”(流動性高、職業風險高、年齡偏高)現象。不少受訪選手表示喜歡所選專業,將通過各種機會學習,希望從事教育培訓和相關管理工作。她們也坦言,很多同學畢業后會選擇其他行業,“我們這行目前的平均薪酬偏低、勞動強度很高,加之和老人打交道也需要更多耐心,很多年輕人堅持不下來。”
“未來將建立完善養老護理員職業等級認定和教育培訓制度。”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李邦華說,大力提高養老護理人才的社會地位和職業榮譽感,各職業院校要充分發揮骨干作用,養老機構要充分發揮協同參與作用,共同創新發展養老服務職業教育,為養老服務事業科學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