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的南明大數據產訓基地實訓教室里,青年學員小李專注地盯著屏幕,手指在數位板上快速移動,一個三維模型逐漸成型。一旁的南明智慧產業服務運營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謝玉春向記者介紹:“我們的實訓硬件、實訓資源都是‘雙高水準’,確保學員畢業即可上崗!”
近年來,南明區搶抓大數據產業發展機遇,緊盯電子信息制造、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一硬一軟”兩大產業,著力構建新型數字化產業集聚區。
產業要發展,人才是關鍵。如何為大數據產業培養更多人才?
“要精準匹配市場需求!”南明大數據產訓基地里,文案策劃、直播選品、后臺控制,學員們正在模擬直播帶貨的全流程;燈光變換,60個機位的高精度動捕系統捕捉學員的動作,實時生成三維動畫……
作為南明區重要的產業聚集與人才孵化基地,該項目總投資2.42億元,規劃建設面積1.2萬平方米。基地結合行業發展方向,建設了數字動畫、虛擬現實技術、影視特效、新媒體視覺設計等30多個細分門類的產訓內容,有效拓寬了大數據人才培育渠道。
南明大數據產訓基地通過與行業領軍企業合作,將企業的前沿技術、實戰案例與教育資源無縫對接。“我們形成了完整的數字技能人才培養鏈。”謝玉春說,基地打造出包含動作捕捉中心、XR虛擬拍攝廳、數字應急救援實訓等現代化實訓場地,培訓學員總人數達400余人。
以產業為導向,南明區持續夯實大數據人才根基,同時積極提供政策引導服務,搭建創新創業平臺,為人才擁抱數字經濟提供更廣闊舞臺。
“‘科技創新券’怎么申領?”“申報高新技術企業需要啥材料?”最近,一場科技政策宣講會(大數據領域)在南明區亞太中心舉行。
“我們針對大數據企業提出的需求,‘一站式’解讀并幫助大家精準把握政策紅利。”南明區五里沖街道辦事處有關負責人說。宣講會現場,來自貴陽市技術市場協會、南明區科技局和南明區大數據局的負責人詳細解讀了技術合同認定登記、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等政策。
貴州中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正是相關政策受益者之一。2024年底,這家重點布局人工智能領域的科技企業,在南明區的引導和推薦下,申報了“貴陽市中匯法律文書智能解析專家工作站”,獲貴陽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授牌。
“有了好平臺,我們人才吸引力更強,創新動能更足!”公司總經理夏永平介紹,目前公司有各類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百余人,成員多來自知名高校和行業領先企業。企業自主研發的“文書智析AI智能司法輔助平臺”已為全國檢察官提供數十萬字智能提示,構建輔助“小助手”120余個,輔助處理案件500余件。
數“聚”人才,產業動能更加澎湃。2022年至2024年,南明區累計新增大數據人才4300余人。2024年,“南明新型數字化產業集聚區”獲評“貴州省軟件名園”,全區規上數字經濟企業達34家。2025年上半年,南明區規模以上互聯網和軟服收入增速16.5%。
夜幕降臨,南明大數據產訓基地的教室燈火通明,望著正在學習模型制作、動畫制作、特效制作等課程的新一批學員,謝玉春滿懷信心:“我們將繼續壯大人才儲備力量,朝著數字內容制作、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前沿領域邁進,為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注入更多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