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國計,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贝罅Πl展教育事業,不斷深化教育改革,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是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教育事業,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改革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2010年,黨中央、國務院召開了新世紀以來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啟動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簡稱《教育規劃綱要》),對全面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發出了新的動員令。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不懈拼搏,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奮力攻堅,今日的中國,已從人口大國轉變成為人力資源大國,正在向人力資源強國昂首邁進。在全黨全社會喜迎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之際,廣大師生員工和教育工作者回顧過去十年教育改革發展新成就,深感振奮和自豪。
——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十年,是我國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日益鞏固的十年。黨的十六大以來,在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正確領導下,黨和國家對教育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的認識不斷深化,優先發展教育在全黨全社會形成高度共識,成為黨和國家的堅定意志,加強對教育事業的領導、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成為各級黨委政府的自覺行動。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有力推動下,在各級財政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國家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取得重大進展。2010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接近1.5萬億元,比2002年增加了3.2倍,年均增幅約20%。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也從2002年的2.9%提高到2010年的3.65%,逐步接近4%的目標。
各級黨委和政府把推動教育事業優先發展作為重要職責、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各省、市、自治區實施推動教育優先發展“一把手工程”,并將教育發展指標納入各級政府和領導干部的考核體系,實行教育優先發展目標責任制和問責制,全國上下形成了密切協作、齊抓共管的新機制,為教育改革發展開創了全新局面。
——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十年,是我國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十年。黨中央堅持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專門就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等下發文件,對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等作出專門部署。各級各類學校深入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著力引導學生形成共同理想和道德規范,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全國教育系統越來越自覺地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導向,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著力培養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引導青少年學生樹立遠大抱負,刻苦學習,艱苦奮斗,開拓創新,以高尚的道德情操、過硬的專業素養、健康的身心素質,擔負起崇高的歷史使命。
——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十年,是我國教育普及水平持續提升的十年。義務教育實現歷史性跨越。在世紀之交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基礎上,經過十年攻堅,到2011年底,全國31個。ㄗ灾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面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青壯年文盲率降到1.08%,這一輝煌成就,成為中國教育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學前教育加快發展。2002-2011年間,全國幼兒園增加5.50萬所,在園兒童數增加了1388萬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從不到40%提高到62.3%,提前實現了《教育規劃綱要》2015年的預期目標,學前教育的“短板”狀況大為改善。
高中階段教育加快普及。毛入學率從2002年的42.8%提高到2011年的84%。職業教育取得突破性進展,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分別占到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總規模的半壁江山。
高等教育大眾化水平進一步提高。3000多萬人的在學總規模穩居世界第一,毛入學率從2002年的15%提高到2011年的26.9%。2010年,我國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19億人,每10萬人中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由2000年的3611人上升為2010年的8930人,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隊伍顯著加強。
——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十年,是我國教育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十年。國家加強對教育改革創新的頂層設計,組織實施重大項目和改革試點,人才培養體制、考試招生制度、現代學校制度、辦學體制、管理體制等方面改革以及教育開放正在向縱深推進。
教育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實行國務院領導、省級人民政府負責統籌規劃實施、以縣級人民政府管理為主;職業教育實行在國務院領導下,分級管理、地方為主、政府統籌、社會參與;高等教育實行中央和省級人民政府兩級管理、以省級人民政府管理為主。各級政府之間對各級各類教育管理的職責與權限更加明確。
政府與學校的關系逐步理順,學校面向社會依法自主辦學、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機制初步建立。國家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以政府辦學為主體、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教育投入體制改革繼續深化,建立健全了公共教育財政制度,政府對公共教育的保障責任得到加強;非義務教育階段成本分擔機制更加完善,形成了義務教育由政府負全責、非義務教育階段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體制機制。
教育開放進一步擴大,開拓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出國留學和來華留學同步發展的新格局,我國正在成為有吸引力的留學目的國,孔子學院呈現蓬勃發展態勢,教育對外交流合作的質量和水平正在不斷提高。
——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十年,是我國教育公平邁出重大步伐的十年。我國已經全面實現了全國范圍內的九年免費義務教育,惠及1.6億多適齡兒童少年。2600多萬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受益的營養改善計劃啟動實施,農民工隨遷子女在城市接受義務教育的問題初步解決。
公共教育資源向農村地區、邊遠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傾斜,西部和民族地區的主要教育發展指標與全國平均水平差距正在縮小。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階段完整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初步建立,每年資助近1.8億名學生,保證了學生不因經濟困難而失學。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教育亂收費現象得到遏制,普通高校招生“陽光工程”取得明顯效果。殘疾人受教育權利得到切實保障。國家著力促進教育機會公平、公共教育資源配置公平、教育制度規則公平,有了明顯進展。
——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十年,是我國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的十年。黨中央始終要求樹立科學的質量觀,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堅持規模與質量的統一,注重教育內涵發展,全面規劃提高教育質量的方略,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質量體系。
建立國家教育質量標準和質量監測評估制度,推動實現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高中教育多樣化和高等教育特色化發展。按照“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要求,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啟動實施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2011計劃”)。各級各類學校以人才培養為中心,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學理念和模式,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創新學習方式,努力提高人才培養水平。
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環節,作為最重要的基礎工程來抓。以農村教師為重點,深入實施“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等,全國農村小學大專及以上學歷、初中本科及以上學歷教師比例分別達到2011年的78.6%、62.8%的歷史最好水平。職業院校中“雙師型”教師的比例接近40%。全國高校引進“千人計劃”創新人才1171人,占全國總數的64%。
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顯著增強,2010年的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三大獎項中,高校獲獎比例均超70%。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率進一步提高,為建設國家創新體系、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發揮了支撐和引領作用。高校集中了全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80%以上的研究人員和成果,在黨的理論創新和國家重大戰略決策中“思想庫”、“智囊團”的作用更加凸顯。
總之,黨的十六大以來教育改革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為21世紀第二個十年中國教育事業更大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這條教育發展道路,是教育優先發展之路,是育人為本之路,是改革創新之路,是促進教育公平之路,是提高教育質量之路,既凝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發展教育事業的基本經驗,又反映了世界教育發展規律,既繼承了我國教育的優良傳統,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是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的唯一正確道路。
21世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世紀,也必將是我國教育事業全面發展的世紀。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以201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召開和《教育規劃綱要》頒布實施為標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站在了新的起點,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黨中央、國務院著眼于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進而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全局,提出了我國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的戰略目標,確定了“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工作方針,為新世紀第二個十年中國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新世紀第二個十年,將是我國實現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的十年。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滿足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教育需求,必須更好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進一步提高我國教育普及水平。我們要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統籌各級各類教育的發展,積極發展學前教育,鞏固提高九年義務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加快發展繼續教育,更加重視民族教育,關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實現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預計到2020年,我國將基本普及學前教育,基本解決“入園難”問題;鞏固提高九年義務教育水平,鞏固率達到95%;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0%;高等教育大眾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毛入學率達到40%;掃除青壯年文盲。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從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從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達到20%。
——新世紀第二個十年,將是我國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的十年。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堅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本質要求。我們要健全法制保障,強化政府責任,完善資源配置制度,促進教育資源向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困難地區、薄弱學校和弱勢群體傾斜,著力縮小教育發展中的城鄉、區域、校際差距。同時,健全保障教育公平的規則程序和監管機制,用規范管理維護教育公平。
以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和完善資助體系為重點,擴大和保障公平受教育的機會。按照基本公共服務普及普惠的要求,均衡發展義務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重點加強中等職業教育,基本建立學前教育體系,努力讓廣大人民群眾共同享有更加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同時,完善教育資助政策體系,著力保障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殘疾兒童少年等弱勢群體、家庭經濟困難群體的受教育機會和權利。
——新世紀第二個十年,將是我國提供更加豐富的優質教育的十年。提供更加豐富的優質教育,首先要提高教育的整體質量。我們將堅持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更加注重教育內涵發展;堅持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著力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不斷提高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能力和支撐能力。
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是加強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要明確各級各類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制定國家教育質量標準,建立健全適應不同類型教育特點和規律、體現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要求、可衡量、有針對性的教育質量標準體系,形成科學的教育質量評價辦法和評價指標體系。要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地位,改善教師待遇,加強教師培養培訓,提高教師師德水平和業務素質,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要努力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總量,鼓勵學校辦出水平、辦出特色。
——新世紀第二個十年,將是我國構建體系完備的終身教育的十年。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是黨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重要任務,是實現全體人民學有所教的必然要求。我們要按照教育規劃綱要的部署,通過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協調發展,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溝通,職前教育與職后教育有效銜接,努力使現代國民教育體系更加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基本形成,促進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學有所成、學有所用。
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基礎是實現各級各類教育的協調發展,要大力發展各級各類教育,辦好開放大學,滿足全體社會成員多樣化的教育需求。要大力加強終身教育體系中薄弱環節的建設,加快發展繼續教育,建立健全繼續教育體制機制,統籌擴大繼續教育資源,搭建符合中國基本國情的終身學習“立交橋”,為實現人人皆學、時時能學、處處可學的目標,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
——新世紀第二個十年,將是我國健全充滿活力的教育體制的十年。改革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教育要更好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關鍵要靠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我們要以改革推動教育發展,以改革提高教育質量,以改革增強教育活力,進一步消除制約教育發展和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全面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的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于科學發展的教育體制機制。
深化教育體制改革,要著眼于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求,著眼于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重點難點問題和突出矛盾。要以人才培養體制改革為核心,系統推進管理體制、辦學體制、投入保障機制改革,力爭取得新突破。要以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為突破口,以制度建設為導向,把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在推動教育優先發展、科學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經驗和做法加以制度化,著力完善考試招生制度、現代學校制度、民辦教育制度、教育督導制度和績效評價制度,持續增強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制度保障。
回顧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十年,教育系統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開拓進取、銳意創新,推動教育事業步入科學發展的新階段。展望新世紀第二個十年,我們要以更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以促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實際行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宗旨信念,努力把《教育規劃綱要》繪制的宏偉藍圖落到實處,堅定不移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奮勇前進!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廣告合作 -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獵頭服務 - 防騙手冊 - | |||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www.successionplans.net第二域名:www.shuobo114.cn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