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色综合/久久夜靖品2区/青青一区二区/日本黄站免费视频

碩博人才網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靜安答卷”

          人才工作,正成為上海市靜安區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人才究竟如何定義、誰是人才?在這里,年輕人可以“自薦”。

          靜安區服務經濟比重達96.6%,是一個典型的高知青年聚集城區。該區2024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369.93億元,按當年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生產總值為36.26萬元。

          讓年輕人愿意留在上海、留在靜安,讓他們在這里找到成長空間,一直是團靜安區委努力的目標。2013年由該部門發起的“靜英”青年英才開發計劃(以下簡稱“靜英計劃”)至今已經走過10余年,累計選拔6批次232名青年英才。

          值得注意的是,該計劃的推薦方式包括組織推薦、單位推薦、功能區推薦、協會團體推薦、英才推薦和個人自薦。這種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創新實踐,讓青春力量在商貿服務、金融科技、文化創意等重點領域涌流,交出了獨具特色的“靜安答卷”。

          讓年輕人不被“推薦門檻”擋住

          “自薦渠道的設立是為了讓有真才實干的年輕人不被‘推薦門檻’擋住。”團靜安區委組織聯絡部副部長應惟怡介紹,靜英計劃采取“海選”模式,目的是讓更多青年站出來。

          靜安區具有顯著的外向型經濟特征,其重點產業包括商貿服務、金融服務、數據智能、生命健康、科技研發等多個領域,這些領域高度依賴國際化、跨領域、創新能力強的青年人才。而傳統的“體制內組織推薦”模式難以全面覆蓋體制外、外資企業、社會組織及自由職業者中的優秀人才。因此,自薦機制打破了人才選拔的壁壘,吸引更多元化的青年人才參與。

          米高蒲志(上海)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監羅星宇是自薦報名的,她所在的企業是一家外企,此前從未有同事參加過該計劃。“我的工作要與很多人打交道,靜英計劃的成員組成和培訓設計可以賦能我的職業需要。”羅星宇介紹,自己所在的第七期靜英計劃,候選人構成非常多元,既有國企員工、中學教師、醫療專家,也有區塊鏈創業者、建筑設計師和律師,“跨行業交融產生的‘化學反應’完全符合我的預期”。

          據悉,為了進一步保證公平選拔,靜英計劃采取嚴格的盲審制度,初審階段專家依據簡歷和推薦表進行資格審查,確保不同渠道候選人在同一起跑線。在為期10個月的培訓之后,再根據全過程的綜合評價度、參與積極度、課題貢獻度等指標,產生“靜英”青年英才最終人選。

          第五期靜英計劃班長、上海電信數字生活部副總經理朱裔梁對此深有感觸:“五期海選時三四百人報名,60人進入候選,最終畢業通過率僅50%,答辯環節由十幾位專家組成評審團,全面考查候選人對區域發展的貢獻潛力。”

          選優育優,亮出“底牌”

          選優育優并非簡單的人才篩選,而是一套環環相扣的培育體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注意到,靜安區在吸引人才上拿出十足的誠意,將政策支持、培育資源、服務保障等“底牌”全盤亮出。

          朱裔梁回憶,開班第一課由靜安區區長講授,“讓我們從起步階段就找準了服務靜安的定位”。團靜安區委的回訪調研顯示,經過系統宣傳教育之后,超過95%的青年英才對靜安黨政工作和黨團組織更加了解,99%的青年英才對靜安區域發展更加關注和投入。

          此外,靜英計劃通過整合交大安泰經濟管理學院、上大科技金融研究院和市青年干部學院等重點院校資源,開展符合青年人才個性化需求的“主修+選修”課程體系,全面提升青年英才的綜合能力與素養。

          朱裔梁從靜英計劃畢業后,通過英才網絡對接優質資源,帶領團隊完成靜安區12345政務服務平臺數字化升級,顯著提升市民訴求處置效率。統計顯示,42%的青年英才參加培訓后實現職業晉升,65%成功找到項目合作或資源對接,部分人才甚至合伙進行“二次創業”。

          團靜安區委書記陸迪介紹,靜英計劃在區委組織部、區人才局指導下,打破了部門和區域間的政策壁壘、服務盲區,摒棄零和博弈觀念,結合共青團數字化轉型,采用“先培育后選拔”的創新模式。

          “我們為更多人提供‘試錯’機會,在培育過程中發現真正的潛力股。”陸迪說,即使未入選靜英計劃也不意味著“出局”,項目會通過私域社群為所有候選人持續推送活動和政策信息,為所有參與項目的青年人才提供服務。這種“重過程、輕結果”的做法,讓人才充分感受到“被重視”的溫度,更加敢于拿簡歷來“打擂臺”。

          靜安區還拿出最大誠意“引鳳筑巢”。堅持開展“安聚人才”優秀大學生掛職實踐計劃,與上海985、211高校打通大學生實踐通道,建立常態化、項目化合作機制;舉辦上海創新創業青年50人論壇靜安分論壇、上海產業青年創新大賽、“創青春”上海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為青年人才提供展示創新成果、交流創業經驗的平臺;舉辦“強國志 青春說”“青春研習社”等分享沙龍活動,定期開展跨界參訪,讓年輕人相互分享個人專長、職場經歷、創業故事等,用榜樣的力量激勵青年、用真摯的情感留住青年。

          讓個人奮斗與政策支持兩股繩擰在一起

          在靜安,人才發展從不是“單兵作戰”。從“青春小店”到科技企業,從應屆畢業生到行業精英,靜安區構建起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服務體系,以“政策組合拳”破解人才后顧之憂。

          “長樂路966號20平方米的小店是我創業的起點。”退休市集主理人張帆去年6月通過上海戲劇學院與靜安寺街道合作的“我的小店開在巨富長”項目,在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獲得免租金創業場地,開啟手工藝品展銷之路。

          后續,張帆團隊將進一步打造原創手工藝品牌,并依托退休市集快閃店開展“時髦”的公益。她開發的手工課已與靜安區多個街道達成合作,形成“藝術+公益”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跟張帆一樣感受到“靜安溫度”的還有李昭君,他創辦的薪太軟(上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現在是發工資的“行家里手”,其研發的算薪機器人、發薪機器人、墊薪機器人年服務企業超萬家。

          李昭君說,公司初創時,團靜安區委不僅給予資金對接服務、幫助員工解決落戶問題,更為公司產品落地開放了廣闊的應用場景。

          像薪太軟這樣的企業,在靜安區可享受從初創期EFG雛鷹計劃資金支持,到成長期人才公寓、子女教育等綜合服務,再到成熟期重大項目補貼“一條龍”扶持。在靜安區最新發布的“1+5+N”人才政策體系中,“靜英”頂尖人才可獲最高300萬元資助,重大項目補貼上限達1億元。

          個人奮斗與政策支持這兩股繩,只有擰在一起才能讓夢想起航。隨著更多青年英才在靜安嶄露頭角、建功立業,“國際靜安、卓越城區”正吸引越來越多的青春力量奔赴而來,讓青春之花在城市發展的沃土中絢麗綻放。
  返回首頁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www.successionplans.net第二域名:www.shuobo114.cn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