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記者從市社會保險中心了解到,新修訂的《河南省失業保險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修訂的《條例》進一步擴大了失業保險參保范圍。
失業保險金兜底失業群眾的基本生活。“新修訂的《條例》進一步擴大了失業保險參保范圍。”據市社保中心失業保險經辦機構負責人王國民介紹,新修訂的《條例》明確全省所有企業及其職工、有雇工的個體經濟組織及其雇工參加失業保險;明確將社會團體、基金會等組織及其職工,軍隊、武警部隊及其文職人員、無軍籍職工納入參保范圍;為無雇工的個體經濟組織、靈活就業人員、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參加失業保險預留調整空間。
王國民說,失業人員符合這些條件的,可領取失業保險金: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已經繳納失業保險費滿一年;非因個人意愿中斷就業;已經進行失業登記,并有求職要求。
失業人員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累計繳費滿一年不足五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2個月;累計繳費滿五年不足十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8個月;累計繳費十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24個月。重新就業后,再次失業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與前次失業應當領取而尚未領取的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合并計算,最長不超過24個月。
因機構改革變更身份后,失業保險個人繳費如何計算?王國民告訴記者,《條例》規定,按照規定實行失業保險個人繳費制度之前的職工個人連續工齡(扣除已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工齡),視同個人繳費時間,計發失業保險金時與實行個人繳費制度之后的實際繳費時間合并計算。
在失業保險金標準方面,由原來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提升至全省一類行政區域最低工資標準的90%。《條例》同時規定,失業保險金標準不得低于所在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不得高于所在地最低工資標準。
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享受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待遇。失業人員應當繳納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費從失業保險基金中支付,個人不繳費。
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可以免費享受職業培訓、職業介紹服務。職業培訓、職業介紹等機構為失業人員免費提供服務的補貼費用,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列支。
失業保險金如何領取?記者了解到,按照規定,失業人員可以憑個人身份證明或社會保障卡,通過政府網站、移動終端、自助終端等服務渠道或者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現場申領失業保險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將相關人員信息與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實現共享,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應當及時為失業人員辦理失業登記。
《條例》規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自收到失業人員申請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辦理完畢。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核定其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和標準,于次月起按月發放至失業人員社會保障卡或者銀行賬戶;對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應當向失業人員說明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