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成名之路:多帶尖子班 多辦補習班 大肆做宣傳
新華視點:“名師”是怎樣煉成的?
“新華視點”記者最近調查發現,在一些地方中學教育中,“名校”造“名師”,“名師”推“名校”,惡性循環,成為“應試教育”的強力推手,擾亂了正常的辦學秩序,嚴重阻礙著素質教育的推行。
“名師”可“速成”
在異化了的教育理念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家長對“名師”趨之若鶩,生怕孩子進不了“名校”、遇不到“名師”。然而,業內人士透露,當下的“名師”多是這樣“煉成的”:
——生源定成敗。很多學校設立“火箭班”,在百姓眼里凡是此類班級的老師便是“名師”。事實上,很多老師不是因“有名”而教尖子班,而是因教了尖子班才“成名”。“這些班級的學生個個成績優秀,誰教他們誰成名。”一位名校校長坦言。
——補課揚名聲。補課越火爆的教師越易“成名”,因校外輔導班接觸的人多,給補課教師提供了廣泛的自我推銷機會。只要叫得響,平庸教師也會一夜之間被譽為“名師”。
——分數來助威。高考、中考成績公布后,學校往往會張榜渲染,因一次成績而“成名”的教師不在少數。多數人只看表象,學生分數決定教師地位已成普遍現象。盡管這遠非真理,但人們就認這個理兒。
“說穿了,現在想成為‘名師’很容易,要么多帶尖子班,要么多辦補習班,要么大肆做宣傳。”幾位教齡都在25年以上的老教師說,許多勤勤懇懇育人的好老師卻難以“成名”。
“題海”鑄“師魂”
“今年清明節期間,我家孩子整整寫了3天作業。”呼和浩特市民吳先生說,他的兒子在當地某“名校”讀初中一年級,每天的作業要寫到晚上11點左右才能完成。
“節假日本該是孩子們的快樂時光,但孩子最怕節假日,因為各科老師都會加倍留作業。”吳先生說,作業大多是從外地買來了的各種試卷,加上老師自己布置的默寫課文注釋、反復做同類型習題等“笨題”,使得孩子睡眠時間嚴重不足。
“前些年的名師都是憑著多年的教學經驗,自己積累編寫一套習題集,按教學進度讓學生做。”內蒙古一位中學校長說,如今五花八門的教輔材料層出不窮,老師們不再研究教科書,主要靠信手拈來的“題庫”給學生布置海量作業,“老師很輕松,孩子遭大罪”。
“學為人師,行為示范。教育的真諦在于老師的人格感召與真知的傳承。”這位校長說,最可惡的是個別“名師”上課“留一手”、課外反復補,下課留習題、課堂對答案。
目前,不少“名師”已染上了“補課癮”。有的在講新課,有的甚至考試前為補課生“猜題”以“提分”,逼迫更多的學生前來補課。在內蒙古一些中心城市,校外補習班一節課收取每位學生100元至200元費用不等,不少“名師”一年的收入“能買一套房子”已不是什么新鮮事。
業界人士認為,補課泛濫嚴重擾亂了教育秩序,敗壞了師德形象,同時也成為助推“擇校熱”、摧殘學生健康、加重家長經濟負擔的禍首;一旦均衡生源、平行分班,這些“名師”便會現出“原形”。
學生需要什么樣的名師?
采訪中,許多學生表示,他們心目中的名師應該是這樣的:一心一意教書育人,不搞“滿堂灌”,能把難點講得淺顯易懂,作業留得少而精;對待學生不分良莠,激勵每一位學生進步,師德良好。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了這樣一個“另類”典型: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豐華中學是一所“差生”云集的民辦學校,生均中考成績卻連年排名全市第一。是什么造就了這樣的名校?
原本在豐鎮市教育局擔任副局長的任潤和與多年從事教研工作的閻清隆,因無法撬動公辦教育“千年一灌”教學法,于2004年辭職創辦了這所“自己說了算”的學校。第一年,全校招了92名學生,從當地的集寧師范學院聘用了20名應屆畢業生為老師。
盡管老師是清一色的“新手”,學生入學測試成績均在60分以下,但學校規定放學后不許學生背書包回家做作業,且校長天天在校門口檢查。學校鼓勵學生回家讀課外書、做家務、玩好、休息好。
“這些孩子基本是公辦學校‘放棄’了的‘差生’,關鍵是要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思維能力和自信心。”任潤和說,為此,學校首先培訓老師,要求他們注重與學生談心,引導學生立志;授課不準“填鴨”“表演”,而是讓學生“四人一組”自己做題。之后,學習小組代表登上講臺板書練習題,其他小組代表講評對錯……老師針對錯處解難。
這種新穎的教學方法調動了每個同學的主觀能動性,課堂不僅成了孩子們主動接受知識的磁場,更成了孩子們創新思維的平臺。逐漸地,形成了“強心教育”“養成教育”“逼思教育”等一整套教育方法,以及“難題化簡”“變擦錯為勾錯”“作業與練習同本”等系列教學“小竅門”。
“你不服氣不行,公辦學校老師認為‘沒救’的孩子,在這里培養3年不僅能考上重點高中,有的還上了清華大學。”豐鎮市民李彥豐說。
豐華中學從2007年第一屆學生畢業至今,生均中考成績連續6年在烏蘭察布市68所中學排名第一。特別是這里的學生因普遍“會學習”“素質高”而廣受自治區一些重點高中名校歡迎。
豐華中學聲名鵲起,有些公辦學校的“名師”希望前來任教,但豐華中學拒絕了。“那種‘灌輸式’授課法,不是我們需要的。”任潤和說,“老師首先要有良好的師德,打心底里喜歡學生,有能力讓孩子快樂地、自覺地學習。”
許多學生家長認為,立德樹人才是真正的名師,而把學生的負擔作為博取名利砝碼的教師,不能算作好老師。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廣告合作 -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獵頭服務 - 防騙手冊 - | |||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www.successionplans.net第二域名:www.shuobo114.cn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