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李雙江夫婦接受《魯豫有約》采訪。主持人說:“你是一個特別慈祥的爸爸,從來沒有動過兒子一個指頭。”李雙江笑答:“我覺得兒子不能得罪。兒子現在處在青春期,他很有個性,很有棱角,那他才叫孩子,他不照你的路走是正常的,照著你走,他是有病了。”此前,李雙江在接受某網站采訪時,也表示“打,舍不得,有時真想打,但不能打,還沒有打,自己的眼淚先掉下來了。”
這幾天,李雙江之子李冠豐(原名李天一)再度犯事的新聞在坊間持續發酵。人們也對由李家悲劇引發的家庭教育問題議論頗多。特別是家長要不要祭出中國傳統文化中“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法寶,不僅李家要反思,所有的家庭恐怕都很難回避這個難題。
10歲以后不能再打
閘北區第三中心小學心理教師陳來秀:孩子很小的時候淘氣,我會輕輕在他屁股上拍兩下,以示懲戒,但孩子10歲那年,我們和他有過一次很認真的談話,跟他說以后不會再打他了。10歲的孩子已聽得懂道理,也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所以我們就不會再動用體罰手段了。如果他再做錯事,我們會提醒他、教育他,如果他還是不肯改正,我們會傷心、失望……人總要對自己負責,不能老是靠外界的極端手段來約束啊。
一師附小語文教師顧春英:孩子進了中學后肯定不能再打,靠武力解決不了問題。特別是女孩子,一般還是比較聽話的,更不能打。
適當懲罰也是教育
徐匯區教師進修學院心理教研員苗蓬:懲罰并不是為了讓大人出口氣,而是為了讓孩子用今天的小“疼痛”,換來明天正確的為人處世之道。除了一定的體罰,如罰站、“剝奪”玩具一晚上的使用權也是不錯的方法。“打罵”只是教育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可以事先和孩子訂一些協議,雙方一起遵守,誰做不到就要接受相應的懲罰。過了一段時間后,當孩子改正了缺點,家長可以用激勵、贊賞的態度肯定他的進步。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一種虛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負責任的教育。懲罰絕不等于體罰,更不是傷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視,讓孩子覺得難堪,打擊他的自信心。
不同性格區別對待
上海中小學心理輔導協會校長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袁勝芳:家庭教育有各種方法,但最根本的是要幫助孩子樹立是非觀念。偶然的懲戒并沒有問題,但是一定要讓孩子明白,自己究竟為什么受到了處罰。
孩子的氣質類型可以分為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和抑郁質。膽汁質和抑郁質的孩子千萬不能輕易打罵。膽汁質的孩子非常容易沖動,但處事爽氣。在他發脾氣的時候,家長如果也暴跳如雷,只會火上澆油。耐心等待孩子冷靜下來后再去說理,往往奏效快。抑郁質的孩子對失敗的體驗特別深,很容易將負面情緒擴大化。家長在責罵他們時,一定要有策略,不要讓他們鉆進負面情緒的死胡同。多血質和黏液質的孩子,往往是眾人眼中較為溫和的孩子。但他們也有明顯的特點,如果不是對癥下藥,懲戒不僅不會奏效,還會引起他們的反感。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廣告合作 -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獵頭服務 - 防騙手冊 - | |||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www.successionplans.net第二域名:www.shuobo114.cn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