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上午,豐臺區舉行教育大會,在教師節當天,送給教師一批“大禮”。今年,該區決定提高全區教師績效工資,年人均提高7000元,同時設立骨干教師專項津貼。此外,豐臺區還計劃每年投入1000萬元設立高端教育人才引進專項基金。
“十三五”以來,豐臺區完成了北京十二中錢學森學校、人大附中豐臺學校、豐臺二中等重大新建改擴建項目,接收小區配套教育設施16所,新增幼兒園和中小學學位11000多個,其中擴增學前學位4260個,戶籍適齡兒童入園率達到95%以上,有效緩解了入園難;優質教育覆蓋面不斷擴大,穩步推進集群集團化發展,形成了北京十二中、豐臺一小等17個教育集團和方莊、東高地等8個教育集群。
豐臺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讓廣大教師安心任教,豐臺區將健全教師工資正常增長機制,確保教師工資待遇在全市保持較高水平。今年,該區決定提高全區教師績效工資,年人均提高7000元。并將骨干教師專項津貼由績效工資總額內調整至總額外發放,完善優秀校長、優秀教師獎勵機制。逐步提高教育教學改革激勵標準,加大對承擔任務重、改革貢獻大、教育成效突出的單位的獎勵。
該區將進一步完善區教委和學校兩級績效工資分配方案,突出崗位在基礎性績效工資結構中的權重,有效體現教師所聘崗位、承擔責任、工作量和工作績效。在績效工資分配中向骨干教師、班主任、一線教學教師、援疆援藏教師及河西地區教師傾斜,鼓勵支持中小學教師積極參與教育綜合改革。
同時,加大教師住房保障力度,通過人才公租房、共有產權房等方式解決優秀骨干教師住房困難。健全優秀教師療養制度,積極幫助解決教師子女入園入學、生活等方面實際困難。暢通干部教師職業成長通道,優化“名校長”“名教師”“優秀班主任”工作室機制,打造一批高素質領軍人才隊伍。
未來,豐臺區將結合分區規劃,繼續實施“內升外引”戰略,在優質教育資源不足的長辛店、大紅門、花鄉等地區,通過新建改擴建、整合引進等方式,打造一批新優質學校、幼兒園。同時,優化教育集團布局,擴大優質學校辦學規模;加大一貫制學校建設力度,推進一體化辦學;加強區域合作,強化引進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引領作用。此外,豐臺區還將完善擴大優質資源的經費、師資、生源、管理等保障機制,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教育大會上,豐臺區還與首都師范大學簽署區(高)校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在研究生聯合培養、在職教師培養、教師繼續教育、后備教師培養等方面通力合作,努力通過聯合大學、區域、中小學三方力量,共同構建促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可持續發展新模式,全面提升區域教育品質。雙方還將聯合在豐臺區中學、小學、幼兒園建立百所教師教育示范性實踐基地,建立示范性學科教研基地。
豐臺區教委還分別與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城市學院、西城區教委簽署合作協議。豐臺區與西城區在支持聯合舉辦北京小學萬年花城學校、北京四中璞瑅學校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合作,加快推進優質資源輻射。西城區授權合作的優質學校,在豐臺區承辦新建或一般學校,維護西城區優質教育品牌,擴大豐臺區優質資源覆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