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浙江省云惠公益基金會舉行了成立儀式。
基金會發起人——浙江大學老教授何志均、薛艷莊夫婦拿出他們多年的積蓄500萬元,作為基金會的啟動資金。基金會設立專門面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大學前教育的公益基金,致力于幫助杭州市以及浙江省內的外來務工人員家庭,為他們的子女在大學前教育階段的求學提供支持。
昨天,基金會的第一個公益項目“云惠勵志成長”獎學金計劃也啟動,為第一批18名受助學生送上了資助金。
桃李滿天下的教授夫婦,設立基金
何志均先生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和教育家,中國計算機學界的一代宗師,中國近代人工智能和專家系統研究的開拓者和創業者。他在浙江大學先后創辦了無線電系和計算機系,為國家培養了數以千計的電子學和計算機高級人才,從事教育事業60年,桃李滿天下,浙大兩任校長潘云鶴和吳朝暉都是他的學生。
薛艷莊教授曾任原杭州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是浙江省第六、第七屆政協副主席。
何志均先生精神矍鑠,今年92歲,說話雖有些費力,但思路非常清晰。在基金會成立現場,他說,外來務工人員對這個城市付出很多,但收入低,在子女教育和成長上遇到了很多困難,他想用這些年的積蓄,來幫助這些默默付出的人。
有人曾建議何志均、薛艷莊夫婦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基金會,遭到了二老堅決反對。基金會最終取意“仁人云集,惠風和暢”,他們希望有更多的人參與到基金會中,將基金會做大、做強,幫助更多的人。
啟動獎學金計劃,資助貧困學生
基金會的6位理事會成員中有4位是何老先生的學生,他們感動于老師的風范,加入這公益團隊,將以義務的方式為基金會服務。
云惠基金會理事長黃波說,老師對學生的關懷和包容,為人處世的善良對他們影響很深。在2003年,何老先生80歲壽辰時就捐款浙江大學成立教育基金,資助過一批學生,這就是老師的人生態度,讓他們感動,也讓他們學習。
在成立儀式上,基金會的第一個公益項目“云惠勵志成長”獎學金計劃也啟動了。啟動現場,為來自杭州的18位生活困難,但又樂觀向上、自強不息的高中生發放了獎學金。
來自杭州源清中學的李愛美代表受捐助學生發言。她的爸爸患病多年,母親曾患抑郁癥,她說,這次的資助對她來說,從物質和精神上都是很重要的鼓勵。貧困的家境、艱難的生活并沒有讓她消沉,李愛美從小就懂事,照顧爸媽,并利用寒暑假時間打工補貼家用。在生活中,她是一個非常樂觀陽光的女孩,她也酷愛讀書,經常省下飯錢去買書。“我覺得一個人比起物質,更應該追求精神,雖然物質上我很困難,但在精神上我是滿足的。”在學校,她是班長,總是熱心幫助別人,同學們都管她叫“李媽媽”。
李愛美說:“很感謝大家對我們的關愛,希望以后我也能參與到公益項目中,幫助困難的人,給他們生活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