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銀四”職場跳槽季,公務員隊伍是否也會出現此現象?昨日,記者從深圳市人社局獲悉,2015年第一季度全市共有18名公務員辭職,1名公務員被辭退。與之相對應的是,今年的聘任制公務員吸引了近4萬人報名,其招錄比為64:1,與往年相比,并未出現較大波動,公務員考試競爭趨于平穩。全市公務員隊伍較為穩定。
流出
一季度18名公務員辭職
據深圳市人社局相關部門介紹,2015年第一季度全市共有18名公務員辭職,1名公務員被辭退。“相比全市4萬多名公務員隊伍來說,辭職的公務員數量是很小的,屬于正常范圍內的流動。”昨日,深圳市人社局公務員管理處一名工作人員稱。
至于第一季度辭職的公務員具體去向、年齡、性別、職務、類別及其任職部門等信息,深圳市人社局暫未統計。
“從以往的情況來看,公務員辭職大多數是出于個人原因,有的是因為跟家人兩地分居,也有的女公務員辭職去做全職太太,還有的是有了別的選擇,去企業或創業等。”上述工作人員稱。
近年每年辭職不超兩百人
近幾年全市公務員流出的情況如何?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至2014年,深圳每年辭職公務員數量都未超過200人,公務員隊伍頗為穩定。
其中,2011年,深圳離職公務員156人,被辭退或開除的有幾十人,辭職者五六十人;2012年,離職的公務員有231人,辭職及被開除辭退者有118人;2013年,共有247名公務員離開“體制內”;2014年深圳共有278人離開公務員隊伍,其中有部分調往本市事業單位或市外機關事業單位。“2014年辭職的公務員雖超過了100人,但是低于200人。”深圳市人社局相關人士強調。
深圳公務員未現“跳槽季”
一般而言,春節過后的第一個季度,職場會迎來一個跳槽季。今年4月初,有媒體報道稱,國內某家人力資源服務網站的報告數據顯示,今年2月至3月底,全國已有超過1萬名公務員上網投簡歷欲跳槽,這一數據比2014年同期增加逾30%,公務員位居跨界跳槽者中的“最活躍群體”。隨后,關于公務員“離職潮”的話題發酵。
今年4月下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稱,從統計數據看,公務員隊伍并沒有出現所謂的“離職潮”。
深圳市社保局相關人士的觀點也佐證了這一說法。“深圳辭職的公務員在季度上的分布,并無明顯的規律,也沒有出現傳統意義上的‘跳槽季’,更不存在‘離職潮’一說。”
“有些企業的年終獎在員工年度總收入的比例較高,一些員工拿到年終獎后會選擇跳槽,但這一現象在公務員系統中并不存在。”該局公務員管理處一工作人員總結道,與企業職員相比,公務員面臨的同質單位較少,辭職后的渠道相對較窄。“如果是相中了某個行業的機會,或者是要去創業,要辭職的公務員是不會考慮在特定的時間點,如春節之后去辭職的。”
招入
今年最多561人爭1個職位
2015年一季度有18名公務員主動離開“體制內”,與此同時,也有數萬人選擇競爭幾百個公務員職位。
據介紹,2015年深圳公務員考試共設置了259個職位,擬聘614名聘任制公務員,截至繳費截止時間,共有39330人交費報名,平均競爭比例達64:1。
其中,近六成崗位為執法崗位,重點招錄法學專業人才,共設置要求法學專業的職位70個,擬招208人,占擬招總人數的34%。
深圳市人社局透露,在今年的公務員考試中,深圳市經信委從事涉外經濟的科員職位競爭最激烈,招錄比達到561:1。此外,雖無崗位無人問津,但有10多個職位只有1人報考。“這些崗位報考人數較少,主要是因為崗位報考條件較高或特殊。”該局相關人士解釋。
業內人士分析,有的招考職位出現幾百人甚至更多人報名的現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限專業”。
公務員考試競爭趨于平衡
近幾年,深圳對于機關事業單位的改革不斷,打破了公務員的穩定性。但由于這一職業具有較為固定的工資結構,社會地位較高,同時,深圳公務員待遇也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因此在社會上仍有較大的吸引力。
2007年,深圳試點聘任制公務員。2010年起,深圳在全市行政機關全面啟動公務員分類管理改革,新進入行政機關人員一律實行聘任制:跟企業一樣,簽訂勞動合同,購買社會養老保險。這意味著,聘任制公務員不再是“鐵飯碗”。
據統計,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公務員4.6萬名。
公開報道顯示,2007年新政實行的當年,公務員報考人數出現驟減,招錄比僅為10:1,但隨著政策的不斷解讀和宣傳等,社會對這一改革又有了新的認知,報考人數逐步上升,每年3萬人至9萬人不等。
其中,2011年至2015年,報考深圳公務員的人數分別為72846人、81374人、42279人、70094人和39330人,相應的招錄比為86:1、61:1、83:1、89:1和64:1,深圳公務員考試競爭趨于平穩。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中國碩博人才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