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全國首例戶籍就業歧視案最近有了新進展。在被歧視安徽女孩江亞萍歷經一年有余的馬拉松維權戰后,近日,在南京市鼓樓區法院的調解下,江亞萍與被告南京市鼓樓人力資源服務中心達成調解協議,“由被告于七日內一次性支付原告11000元,本起人格權糾紛一次性解決,雙方無其他爭議。”
起因 找工作因戶籍遭歧視
江亞萍來自安徽宣城,就讀于安徽師范大學法學專業,2013年4月,欲報考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電話咨詢中心“12333”電話咨詢員,但因不是南京市戶籍而受阻。江亞萍認為遭遇戶籍歧視,投訴到江蘇省人社廳,但石沉大海,沒有任何消息。
從此,江亞萍開始了漫長的馬拉松維權之戰,但她沒想到的是這一戰竟耗時一年有余。從一審、二審、勞動仲裁、再一審、二審,雖然過程很曲折,但江亞萍從未放棄過,她認為作為法學專業的畢業生,能作為原告去維權,去親自體會各種法律程序,這個馬拉松式的訴訟維權經歷很值得。
結果 被告拒書面賠禮道歉
近日,在南京市鼓樓區法院的調解下,江亞萍與被告南京市鼓樓人力資源服務中心達成調解協議,“由被告于七日內一次性支付原告11000元,本起人格權糾紛一次性解決,雙方無其他爭議”,該案就此了結。
“在這個案子中重要的不是賠償金,而是鼓樓人力資源服務中心認識并承認自己的錯誤。”江亞萍繼續說道:“由于種種原因他們拒絕書面的賠禮道歉,這點讓我有所遺憾外,我對本案的結果還是比較滿意。”
江亞萍的代理律師許英認為,“該案以一般人格權糾紛作為案由立案并以調解的方式獲勝,意味著以后求職過程中的戶籍限制就業歧視有了立案依據,這將改變當事人訴訟無門的狀態;同時本案又以當事人獲得滿意賠償調解結案,無疑本案是一個成功的維權案例,對以后的戶籍就業歧視案有著極高的參考價值,從某種意義上說,本案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觀點 戶籍就業歧視應止步
國內著名反歧視公益人士楊占青表示,用人單位在招聘中以性別、年齡、戶籍這種與工作無必然聯系的身份、生理指標作為招聘員工的基本條件,是對勞動者平等就業權的侵犯,屬于典型的就業歧視,必然要承擔法律后果。陸軍還認為,政府部門、事業單位等作為利用公共資源建立并以社會公益為工作目的的用人單位,更應該以身作則,規范招聘行為,為各行各業樹立榜樣。
長期關注戶籍改革的公益機構廣州平機中心負責人韓呈祥表示,最近,戶籍制度改革引發熱議,就業中的戶籍歧視現象,顯然是與戶籍改革的趨勢相悖的。戶籍歧視或者戶籍限制一方面不利于本地吸收到更優秀的人才,限制了人才流動,另一方面容易造成不公平,對求職者也是一種傷害。
回顧
15個月維權路
■2013年
5月15日上午江亞萍與許英律師一同前往建鄴區人民法院提交訴訟材料,起訴南京市人社局。當天下午,許英律師得到法院消息,該案被告所在地是玄武區,議將訴訟材料移交到玄武區人民法院。
5月24日 玄武區法院并沒有立案, 江亞萍經過和律師商議,請求再次審查立案。
5月31日玄武區人民法院出具了民事裁定書,認為,該糾紛系勞動爭議糾紛,應先行勞動爭議仲裁前置程序,不符合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的起訴條件,因而裁定不予受理。
7月12日 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維持了一審玄武法院不予受理的裁定。
7月23日 江亞萍委托律師正式向南京市勞動仲裁委員會遞交了《勞動仲裁申請書》申請勞動仲裁。
7月29日 勞動仲裁被駁回。
8月7日 案件最終由建鄴區法院受理。
9月30日上午 在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11月13日 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法院做出裁定,南京市人社局不是本案適格被告,依法駁回原告的起訴。
11月20日 江亞萍委托許英律師另案起訴,將南京鼓樓人力資源服務中心作為被告向南京市鼓樓區法院提起訴訟。
12月2日 代理律師許英收到鼓樓區 法院一審裁定。
■2014年
1月20日 江亞萍接到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的終審裁定書,裁定由鼓樓區人民法院依法受理此案。
1月22日下午 訴鼓樓人力資源服務 中心侵權,終于在鼓樓區人民法院正式立案。
7月30日 這起全國首例戶籍歧視案迎來了第一次開庭審理。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廣告合作 -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獵頭服務 - 防騙手冊 - | |||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www.successionplans.net第二域名:www.shuobo114.cn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