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后,孫光梅從貴州興仁市老家回到了工作崗位。早在2008年,她就隨丈夫從興仁來到廣東惠州市博羅縣務工,在縣城的力泰密封廠一干就是15年。從漂泊奮斗的小兩口到如今安穩的四口之家,如今孫光梅一家的生活其樂融融。“我們夫妻倆現在都在廠里上班,每天工作9小時,平常基本不加班,廠里包吃住,到手工資有1萬多元,春節還有半個月假期。關鍵是廠里有很多興仁老鄉,感覺十分親切……”
這是興仁市緊抓東西部協作機遇,積極拓寬就業渠道的縮影。近年來,興仁市不斷深化與廣東、浙江等地勞務協作,走出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勞務輸出新路子。眼下,這場跨越山海的協作已經超越單純的勞務輸轉,逐漸拓展到技能培訓、返鄉創業、人才交流等更多層面,累計助力超過2萬名興仁籍勞動力順利就業,實現增收夢想。
暢通崗位對接機制 搭建協作“連心橋”
春節前夕,家里正是用錢的時候,家住興仁市巴鈴鎮的孫修民盯著自家的3畝地可犯了難。這些年他除了幫家里干一些農活,就是在興仁市打點零工,一年下來也沒攢幾個錢。“我才30出頭,不能全靠著家里這幾畝地生活。可是我也沒有什么技術,去哪里找工作?”一時間,孫修民陷入了迷茫。
就在這時,孫修民從朋友那里得到一個好消息:東西部勞務協作專場招聘會正在興仁市劍平公園舉行,廣東博羅、浙江三門及市內60余家用工單位現場擺攤設點招工,于是孫修民急匆匆地趕到招聘會現場。
據了解,此次招聘會提供就業崗位2000余個,崗位涵蓋產品包裝、機械操作、生物醫藥、電子信息、食品生產等多個領域,主要面向零就業家庭成員、有轉移就業意愿的脫貧勞動力、易地搬遷勞動力等重點群體。
“春節期間是勞動力返鄉的高峰期,也是企業用工招聘的高峰期,就是為了進一步加強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供需對接,我們舉辦了這次招聘會。”市就業局局長馮梅說。
孫修民很擔心自己沒什么專業技能、工作不好找,所以主要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工資咋樣?”“包吃包住嗎?”“需要什么技能?”……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不時向各個招聘攤位咨詢。
“像您這種情況挺多的,合適的崗位也不少。”對照孫修民的情況,就業局工作人員向他推薦了一家電子工廠,“這活門檻不高,簡單培訓就能上崗,放心,咱摸過底,企業是比較穩定、有保障的。”
慢慢地孫修民打消了疑慮。在工作人員的推薦下,他選擇了位于廣東的一家企業——廣東德賽集團有限公司。“與公司工作人員聊了一下,未來我主要在手機電池生產線上工作,難度不大,2~3天就能上崗,月薪5000多元,這份工作我很滿意。”孫修民介紹。
像孫修民一樣,當天在這場招聘會上達成就業意愿的有200人左右。春節后他們其中一部分人就會前往廣東、浙江等地實地查看工作環境,簽訂就業協議,開啟新一年的務工之旅。此外,來自政府層面的“就業大禮包”也早已備好——除了就業政策宣傳資料、路上需要的食品等,每人還有500元的交通補助。
近年來,興仁市搶抓東西部勞務協作機遇,加強與廣東、浙江、福建等地企業的對接溝通,通過搭建橋梁、聯合創辦勞務車間、輸轉勞務等方式,進一步深化東西部勞務協作,促進群眾穩崗就業。
據了解,為鼓勵興仁籍勞動者外出就業,興仁爭取到東西部勞務協作項目資金86.6萬元,用于發放春節期間“集中返崗補貼”,直接受益群眾達1732人;在2024年開展東西部勞務協作培訓班29期,大幅提升勞動力技能水平;建立勞務協作站,保障興仁市籍勞動者合法勞動權益……一切努力,只為興仁老鄉穩就業、就好業。
探索“村企聯盟”模式 精準結對“幫帶促”
春節后,興仁也迎來了新年首批來自省外的“親人”——浙江臺州市三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帶著當地十家優質企業來興仁開招聘會,進一步促進兩地經濟發展與人才交流。
三門與興仁,相隔近2000公里,在勞務協作方面的往來卻十分頻繁。2023年初,三門、興仁兩地人社部門探索建立“村企聯盟”勞務協作新模式,第一對試點“盟友”,是三維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回龍鎮新坪村。
“村民有就業需求就到村里登記,村里會將村民信息和三門企業用工信息進行匹配,一般24小時之內就能完成‘人企’配對。”回龍鎮新坪村黨支部書記沈仕彪說,企業利用“村企聯盟”平臺主動和村黨支部對接崗位需求信息,村里按企業用工要求為其輸送員工。
由于“第一對試點”成效顯著,其他村子也坐不住了。為拓展企業用工渠道,加大促就業穩就業力度,在兩地人社部門的推動下,跨省“村企聯盟”逐漸擴大“盟友圈”,“西格邁”牽手回龍居委會、“九環”牽手大樂村、“綠島”牽手新廠村……截至目前,兩地共建立跨省“村企聯盟”18個。
“興仁籍員工在三門縣企業就業人數較多,通過‘村企聯盟’平臺形成勞動力組織、輸送、就業一條龍機制,能同時解決興仁勞務輸出和三門縣企業用工問題,可實現‘雙贏’目標。”馮梅說。
而在“村企聯盟”的推動下,興仁市人社部門則主動擔當“紅娘”“保姆”角色,聯合多方資源,構建“兩地人社部門+村(社區)+人力資源機構+企業+金融機構”六位一體的點對點定向勞務輸出機制。
“雖然與家相隔千里,但在三門卻能找到像家一樣的感覺,很溫暖。”在三門縣務工的貴州興仁籍員工楊茂鳳說。據了解,“村企聯盟”積極落實“3個1”模式,即定期對外出務工家庭開展1次走訪慰問,落實1次交心談話,辦理1件具體實事,確保務工人員安心留崗務工,無后顧之憂;并做好務工人員家庭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建立矛盾糾紛化解臺賬,限時化解。
如今,興仁市已分批穩步推進32個村(社區)與廣東省博羅縣和浙江省三門縣等地31家企業簽訂“村企聯盟”協議,涉及農村勞動力約3.64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