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來自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的26名碩士、博士入住宜昌市國貿大酒店青年人才驛站。接下來的4天,他們將參加宜昌市舉辦的“北京學子宜昌行”活動,深入宜昌重點場館、企業、項目,感受這座城市的發展脈搏。
“同學里湖北、四川籍學生較多,其中不少是生物信息學、材料與化工專業的,與宜昌產業匹配度高。大家來宜就業意愿強烈。”“清華學子宜昌行”實踐活動隊長,該校建筑學院建筑技術科學專業2023級研究生魏子梁介紹。
作為長江經濟帶的重要城市,宜昌市持續推動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為青年人才搭建筑夢圓夢舞臺。2022年起,宜昌人社部門“千企百校行”引才專列駛入省內外高校招賢納士。
“引才專列”密集發車
11月6日、7日,宜昌市2024年秋季“千企百校行”引才專列駛入北京,亮相清華大學。
博士可享30萬元生活補貼+10萬元購房補貼,碩士、本科生都有政策激勵……清華大學專場招聘會現場,宜昌高含金量引才政策引來學生駐足。
“宜昌是很有發展前景的城市,現場崗位與我所學專業契合度也很高。”清華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博士研究生胡旺向宜昌人福藥業集團投遞了簡歷,并初步達成就業意向。
“現場有4名博士、3名碩士投遞了簡歷。”作為亞洲最大的麻醉藥品研發生產基地,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高層次人才存在較大缺口。公司人力資源經理王長興介紹,提前兩天,人社專員就帶領企業到學校對口院系進行了宣講,對接精準。
當場招聘會共接收簡歷829份,其中博士37份、碩士489份。
今年以來,宜昌“千企百校行”引才專列先后駛進北京、長沙、鄭州、太原、哈爾濱、重慶、成都、武漢、荊荊恩等地高校,跨地域開展高校巡回招聘活動64場,截至目前,共接收簡歷6.38萬份。
“參加宜昌2023年‘千企百校行’秋季招聘活動,讓我對宜昌有了新的認識,增強了留宜就業的信心。”今年春天,參加了為期三天的“渝東學子宜昌行”活動后,重慶三峽學院環化學院2020級環保設備工程學院學生王龍與28名同學一同入職湖北宜化。
為讓更多高校學子直觀了解宜昌、選擇宜昌,宜昌市人社局聯合市委組織部連續四年開展“萬名學子宜昌行”實踐體驗活動。累計組織1.35萬名學生來宜參加訪企拓崗、實踐體驗、實習實訓等活動。今年將活動對象拓展到渝東等重點高校以及應屆高考學子。
引才政策“一鍵兌現”
“頭天申請,第二天就可以免費入住青年人才驛站,太方便了。”22歲的田雨鑫是重慶大學應屆畢業生。今年8月1日,通過“招才興業”計劃引進到夷陵區人才服務中心工作。
現在,田雨鑫和另一位同事合租了單位附近的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每月500元、為期三年的房租補貼,讓他住得安心。
人才需要什么,服務就延伸到哪里。宜昌緊跟數字服務趨勢,重構人才服務模式,開發應用“宜才碼”,打造一站式人才服務平臺。
“宜才碼”集合住房安居、交通出行、便捷就醫、子女入學、休閑療養等9大類15項人才服務和144項公共服務,應用滲透到人才生活安居各方面,點點手機即可“碼上申辦服務”。截至目前,平臺注冊用戶30.5萬人,提供各類人才服務12.9萬人次。
“聚焦2030年城區達到300萬人口能級,宜昌人社部門將積極探索推進宜昌區域人口尤其是中心城區人口集聚的方法路徑,努力把人才服務工作做實做細,彰顯宜昌引才最大誠意,促進各類人才與宜昌‘雙向奔赴’。”宜昌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