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色综合/久久夜靖品2区/青青一区二区/日本黄站免费视频

碩博人才網

男子苦尋恩人11年為還500元 事跡感動一座城

  “兄弟”相聚。(左為余良,右為施建軍 。)

  現在的每個星期,余良總會給施建軍打一個電話,施建軍是他尋找了11年的恩人。

  余良,四川內江市隆昌縣人,目前在廣東佛山市工作。11年前,余良在河北唐山工作,在他失戀窮困潦倒之際,連回家的路費都沒有,一位浙江蕭山的好友施建軍借了500元“救命錢”給他,幫助回到了四川內江的老家。

  為了還這500元錢,余良苦尋了11年,最終找到了恩人施建軍。是什么樣的信念讓他堅持了11年?

  11年前的離別

  失戀之時 500元“救命錢”助他回家

  昨日,遠在廣東佛山市的余良向華西城市讀本記者講述了尋人背后的故事。他回憶,2001年冬天,自己才23歲。那時,他從天津大學畢業后,在唐山工作了1年,那年他還經歷了一場失敗的戀愛,花光了手頭所有的錢。

  就在他打算辭職回老家四川內江,但他窮得連回家的路費都沒有。施建軍便掏出500元給他,本沒想要余良還,但見余良就是不肯收,施建軍只好說:“就當這錢是借你的吧。”余良當時很感動,說回去后就還給他,而施建軍說:“先不要管錢的事,你回家調整一下,會好起來的。”

  余良回到四川內江后,開始一直和施建軍通過手機保持聯系。但后來余良不小心丟失了手機,從此失去了施建軍的電話號碼,再也沒能聯系上他了。“在我最窮困潦倒的時候,他幫助了我,我一直都沒忘記這份恩情。”余良說,如果當年沒有施建軍的幫助,就連老家也回不了,這可是“救命錢”啊,別說是500元,即使是50元,我也一定要還給他。

  尋找恩人11年 他的事跡感動一座城

  失去聯系后,余良從內江來到廣東佛山工作。工作之余,他通過朋友打聽、在網上發帖尋找施建軍卻沒有回音。但是,余良始終沒有放棄,考慮到施建軍是浙江蕭山人,他于今年初在蕭山論壇再次發帖尋人,感動了很多網友。

  今年2月26日,《蕭山日報》等媒體報道了余良的尋人事跡,他的事跡感動了蕭山這座城市,大家都伸出援助之手。經過媒體牽線搭橋,找到余良要尋找的恩人施建軍。

  當天一早,施建軍起床不久,就接到幾位朋友的電話,都問他是否在天津工作過,是否認識一個四川內江人叫余良的?施建軍這才知道,這位失去聯系多年的朋友如今在報紙上尋找自己。

  后來,施建軍出差到了珠海,施建軍下飛機后,撥通了余良的手機,“余良嗎?我是施建軍。”這一幕,讓余良等了11年。“我一聽那個說話快,就知道肯定是他!”余良回憶,當時施建軍說自己在珠海出差的情況:“工作安排比較緊張,還要去廣州和深圳,不過我們一定要見個面,好好聊聊。”

  原來,施建軍一直都沒忘記余良。“我每年都會跟老婆提起兩三次,不知道他過的怎么樣。我一直沒有忘記你啊!”施建軍也是個重情義的人,他對余良說:“錢已經不重要了,關鍵是又能找回了一位朋友,這是多少錢都買不回的啊。”

  11年后的相聚

  施建軍:“我們的情義,不能用錢來衡量。”

  2月27日,在珠海出差的施建軍抽出了半天的時間,坐車到佛山順德區,兩人約好在車站見面。中午12點過,在二三十米遠的地方,彼此一眼就認出對方,兩人擁抱在一起。“你還是沒變,跟以前差不多。”“你還是那么黑。”兩個人一見面,就好像時光又回到了當年熟悉的光景。

  “11年啊,太長了,10天都說不完。”余良回憶,見面后一起吃了個飯,聊了很多往事,還談到曾經一塊工作的同事。飯后,余良帶施建軍來到自己的家,他已經在順德定居。在余良的家里,他倆喝茶聊天,暢談11年來的經歷,讓兩人高興的是,對方都成家立業了,日子過得挺幸福,事業也小有成就了。

  交談中,施建軍還把他孩子的照片拿給余良看。下午2點半,施建軍要去機場回蕭山。余良悄悄的拿出兩個紅包,一個紅包里裝著500元,是12年前的那筆“債”;一個紅包里也是500元,是給施建軍孩子的心意。其實,也是余良的“雙倍償還”。

  臨走之前,施建軍始終不愿意收下這兩個紅包,他對余良說了一句話:“我說過的,我們的情義,比5000元、50000元更值錢,不能用錢來衡量。”況且,當年他的本意是將500元送給余良,因為余良不肯要,才改口說是借給他,而心底從沒想過要他歸還。

  余良:“別人對我的好,我不能忘記。”

  余良回憶,下午4點,他送施建軍到機場,兩人在短聚了4小時后,在機場分別。對于施建軍的拒絕,余良最后拗不過,只好答應。臨別時,兩人均表示,有機會就會見面,再敘“兄弟情”。

  近段時間,找到余良采訪的媒體較多,雙方的生活工作也因此受到了影響,他希望不再被打擾,拒絕了一些采訪。是什么樣的信念讓他堅持了11年?“別人對我的好,我不能忘記,要懂得感恩,做人要有起碼的道德。”余良說,我始終沒有忘記我是一個四川人,我不能丟了誠信,更不能在外面給四川人的形象抹黑。

  目前,余良在香港、佛山都辦了公司,還處于創業階段。如今的每個星期,余良都會抽時間給遠在蕭山的施建軍打個電話,相互拉家常。余良說,只要有空,他就就會到蕭山去看望“老友”,現在心中又多了一份念想:“以后去浙江出差,一定要到蕭山,因為那里有我的朋友。”

  新聞回顧

  網友發帖尋人啟事找“債主”

  “尋人:男性,姓名施建軍。年齡大約38歲,家鄉應該是蕭山的衙前鎮或瓜瀝鎮,曾經在蕭山建設賓館工作。”今年春節后,在浙江杭州市蕭山論壇上出現了一則特別的“尋人啟事”。

  余良還在帖子說:“我們于2000年-2002年在杭州某公司工作,外派唐山辦事處。我因故于2002年冬天離開天津回到四川老家。離開時,施先生給我500塊錢的路費。由于后來手機遺失,再也沒有辦法相互聯系。”

  這是余良第9次在網絡上尋找施建軍,還在帖子中留下了聯系方式。余良說,他以前去蕭山找過,一直沒有找到,甚至在三四年前,他發傳真給以前和施建軍共事的那家單位,也沒有回音。

  尋人啟事發布后,迅速在蕭山當地的媒體、論壇上散布開來。當地的媒體、網友開始伸出援助之手,幫助這位素未謀面的四川人,加入“尋找施建軍”的隊伍中息。

  就在一個多月前,余良在廣東佛山見到了施建軍,兩人再續斷了11年之久的“兄弟情”。

  記者手記

  一種正能量的傳遞

  為了還恩人500元錢,堅持尋找11年,這是一種正能量的傳遞。余良是一個比較低調的人,他說:“這本來就是一件小事,并不值得再報道。”多方勸說,他才同意了采訪,在交談中,余良說話很客氣,比較謙遜,能感受到他骨子里的那種誠信。

  如今,缺乏的誠信的事件頻頻見諸報端,而余良的這種精神似乎成了社會的一種稀缺資源。其實,我們并不要求每個人都要做到“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因為恩情、誠信,并不是用多少“滴”或者金錢來計算的,我們需要要用人心來稱量。

  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企業,我們都要懂得感恩,誠信的道德我們不能丟。借用余良的話說:“別人對我們的好,我們不能忘記。”或許,余良僅僅是一個微小的舉動,但是他的行為值得我們思考,社會需要這樣的正能量,我們應該發揚和傳遞。

  返回首頁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www.successionplans.net第二域名:www.shuobo114.cn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