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藝碩士畢業兩年多,現在一家市級媒體工作,她最近才知道,自己畢業時花300元錢,與同學聯合署名發表論文的那本雜志竟是“假雜志”。
“因為合法的公開刊物應該能在新聞出版局的期刊搜索中查到,而我那本雜志卻不能,更為奇怪的是,學校規定在公開刊物發表兩篇以上論文才能拿到碩士學位,我們明明發的是‘假刊物’,可是也莫名其妙地畢業了。”
有這種經歷的不止曾藝,一位在高校工作的教師說出了原因:“學校即使知道是‘假刊物’,也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況且學校對于碩士生發表的論文根本不會認真審查,只要看到發表了,符合畢業規定就行了。”
買版面、托關系發論文,在高校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評職稱、拿課題時對教師論文數量有硬性規定,學校和院系申請各種基地、中心、示范點時,需要教師的論文來“充門面”。因此,圍繞“論文制造”,各種光怪陸離的事情都會發生。
職稱論文:“錢能解決問題”
黃笑,碩士畢業后到一家三本院校任教兩年,今年可以申請講師職稱,英語計算機等要求對于她來說都可以免試,此外學校規定還需公開發表三篇學術論文。
“三篇很容易,并且不需要什么成本。”在一般人看來幾千字的論文讓人頭疼,在黃笑看來卻是小菜一碟,不是因為她自認為學術水平有多高,而是另有原因。
在“論文市場”上,在公開刊物發表三篇論文,按2500字長度來算,大概最少需要支付800元左右的版面費。對于他們的這部分支出,學校會“貼心”的為教師們負擔。
在黃笑的學校,設立了眾多的所謂“校內課題”,申請難度極低,以“大鍋飯”形式,保證人人有份,每個課題經費1500元,最終的結題要求很簡單,就是一篇公開發表的論文。
“雖然學校沒有這么說,可是都知道這就是鼓勵我們去發論文的,補償一點買版面的損失。校內課題結題的時候,拿著論文直接去報銷就行,有時候還能小賺一筆。”黃笑這樣解釋學校的做法。
實際上,在現實中,如果能靜下心來搞學術,寫出高質量的論文,投稿到國內或者國外一些知名的核心學術期刊,被免費發表也不是沒有可能。然而,在黃笑看來,對于她卻是天方夜譚。
“首先是沒時間,每周有至少16個課時,加上備課和教研室工作占去的時間,基本上沒空認真地看書、查資料、寫論文,所以我不是在寫論文,而是在‘攛’論文,雖然不是完全的抄襲,但是也就是東拼西湊,創新的東西很少,大家都是這么在‘攛’。”
“其次是投入產出不成正比。”在黃笑看來,如果通過買版面發論文,只要先寫好論文,論文的質量沒人去關心,接著從學校的廣告欄上找幾個論文中介的電話號碼,比較一下性價比,想什么時候發表就什么時候發表。
“有的老師就算不想寫或者沒時間寫,還可以在網上一些論文網站找代筆,淘寶上也有明碼標價的,按字數算錢,還有發表和郵寄刊物的‘一條龍’服務。”
然而,那些不收版面費的權威核心期刊呢?黃笑說:“一方面僧多粥少,競爭激烈,周期長,變數大;另一方面,不收錢說不定就有人情等因素,像我們這種沒門沒派的,和他們耗不起,再說,只要發表了,職稱就能拿到,最終結果是一樣的,錢能解決的問題何必要自找麻煩呢?”
高校教師:能發論文就有地位
“本來以為下學期的新聞采訪課是講課精彩的劉老師上,所以才選,沒想到卻改成是裴屌絲上了,這下可好,不能重新選課了,神哪,讓裴屌絲好好去寫論文,別來上課行么?”一位新聞系的學生在微博里發出了一句抱怨,得到了好多同學的回帖。
在他和同學們看來,這位“裴屌絲”在學校屬于“學術型”老師,也就是搞課題、發論文一級棒,要說上課,卻屬于能把學生逼瘋的類型,所以學生們在教師欄里看到他的名字就害怕。“沒激情,不懂學生,照本宣科,我們自然不喜歡聽。”這位學生坦言。
同樣在這所學校新聞系工作,李琳老師這些年終于“開竅”了,從一個寫不出一篇論文的在讀博士生,變成了學院里的“學術超女”,每年能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十幾二十篇。
雖然沒有白紙黑字寫出來,可是這些年李琳所在的院系在招聘新教師時,明顯地把教師的科研能力放在第一位,遠遠高于教學能力。
“有些老師就算一學期一節課不上,無論是收入和地位在學院里都不容小覷,因為能發論文也是一種本事,并且讓很多人望塵莫及。”李琳說。
近幾年,李琳所在的院系把教師的平均課時控制為每周6節,以每節50元的課時費計算,少上或者多上一兩節課對他們并沒有金錢上的實質影響。
“好像在鼓勵我們重科研、輕教學,多上課、上好課不但沒有獎勵,還有可能搞得自己沒有時間追趕科研進度。”李琳說,系里面這些年大幅度提高了在頂尖學術核心期刊發表論文的獎勵,少則上千,多則上萬,也成了她決定做“學術超女”的原因。
“說實話,一方面動力來源于學院的物質獎勵,但這不是最重要的,老師光靠發論文也絕對發不了財,關鍵是對自己今后評職稱、拿課題的影響,事關自己的學術能力,在現在的高校,這個才是競爭的制高點。”李琳解釋說,至于學校和院系為什么如此熱衷于獎勵教師發論文,原因更加現實。學校發表的論文多,意味著學校科研實力強。對院系來說,能在申請博士點的時候容易一點,或者申請一些國家或者省級課題的時候底氣足一點。
“那還有人關心教學水平的提高,或者關心學生的感受么?”面對記者的提問,李琳也沒法回答。
“國外期刊”:也有“水貨”
相對于社會科學而言,在國內期刊上發一篇論文,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理工科學生和教師的需求了。
“一方面大家都知道國內期刊是怎么回事,大多數花錢都能上,發在國內顯得太‘掉價’;一方面在我們研究的領域,一定要有幾篇在國外期刊發表的英文論文,才算對得起自己的博士學位,不然真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搞科研的。”
正在國內一所醫學院讀博士的夏靜說,用英文寫論文,投稿到國外期刊發表幾乎成了他們要畢業必須要完成的“任務”之一。“當然期刊的影響因子越高越好,可是大多數是為寫而寫,發表后的被引用率什么的沒人關心。”
在夏靜看來,國外一些期刊,尤其是頂級期刊,投稿后評審時間長,退稿率高,大多數時候花錢都上不了,競爭激烈,但是一旦被收錄,對自己卻是一本萬利的事情,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大多數理工科的博士們把目光都瞄準了國外期刊。
然而,已經在加拿大讀了兩年博士的王磊看來,國外的月亮并不像一般人認為的那么圓。在國內完成本碩的課程,王磊選擇到國外留學,和很多國內的學生一樣,買版面發論文這樣的事情,在國內的時候干過多次。
“雖然知道國內國外不會有質的區別,沒有抱太多希望,但沒想到也是以五十步笑百步。”王磊介紹,花錢發論文的事情至少在加拿大也并不少見,甚至更加繁榮,劃分更加細致。細致到是否是彩版,標題大小多少,在期刊的前后位置,都有不同的價格標準。
“只能說在哪里都有比較‘水’的期刊,而很多行業內的頂尖學術期刊不是有錢就能刊登的,這一點國內國外都一樣,有些情況下,在自己名字前面掛一位著名教授的名字,確實好發一點。”在王磊看來,這一點國內國外區別不大,只是讓他苦惱的是,在這樣一種“制造論文”的浮躁風氣下,自己對科研的堅持和熱情,還能持續多久。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廣告合作 -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獵頭服務 - 防騙手冊 - | |||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www.successionplans.net第二域名:www.shuobo114.cn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