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五屆航空職業技能大賽6日開賽,記者在賽場上了解到,隨著國內航空行業的迅猛發展,國際化水平提高,航空技能人才需求量大,專業技術和語言能力成了“航空工匠”們的就業硬指標。
天津港保稅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鮑官發介紹,每年天津港保稅區技能人才培訓在1.2萬人左右,其中航空類人才占到很大比例,每年保稅區都會有幾千人的航空技能人才缺口。
隨著空客A320總裝線、美國古德里奇、德國漢莎等29家世界知名的航空企業落戶空港經濟區,國際化的就業市場也對畢業生提出了新要求。
“近幾年,航空業的發展勢頭非常迅猛,飛機引進數量也越來越多,航空公司和航空維修單位的技術人員需求量在逐年增大。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航空技術人員,首先專業知識要扎實,其次語言能力尤其是英語能力要過關。”龐巴迪(天津)航空服務有限公司工程師劉喆說。
據劉喆介紹,“由于航空行業越來越趨于全球化,維修手冊和最新的航空知識大多是英文的,一架飛機的所有維護手冊加上預警手冊加起來有將近一米高,這樣龐大的數據量需要一定的語言能力。”
來自中國民航大學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專業的學生朱春昊今年步入了求職大軍,“我在就業過程中沒有什么壓力,最大的壓力可能就來自于英語。我們的工作環境是英語環境,對我們的語言要求會比較高。因為我們需要實操,動手能力也很重要。” 朱春昊說。
天津市航空職業技能大賽由天津市人社局、天津市總工會、保稅區管委會聯合主辦,是天津市唯一的航空類一類大賽。本次大賽歷時兩個多月,航空產業職工與職業院校的在校學生同臺競技,致力于打造天津原產航空“工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