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淮安市勞動競賽委員會出臺《關于在全市開展“奮進新征程建功‘十四五’”勞動和技能競賽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的是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搭建職工技能提升和成長成才的舞臺。
《意見》主要內容包括開展示范性勞動競賽、技能大賽、綠色低碳發展競賽、“安康杯”競賽、班組創先爭優等五大競賽,同時將實施“333工程”。
淮安市總工會副主席張修和具體介紹了“333工程”的相關內容:
搭建“三大平臺”。搭建培訓平臺——將聯合市教育局,依托高職院校和骨干企業,建立產業工人實訓基地;搭建創新平臺——開展“十大職工創新成果”等評選,每年評選命名“淮安十大職工發明家”,促進創新成果轉化;搭建交流平臺——深化勞模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創建跨區域、跨專業、跨單位的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聯盟。
開展“三類競賽”。組織開展企業內部技能競賽——引導產業工人通過技術比武等活動提高綜合素質和技能水平;組織開展行業技能競賽——圍繞淮安主導產業發展,重點在綠色食品、冶金、化工等行業開展技能競賽;組織開展市級技能競賽——每兩年舉辦一次“淮安技能狀元大賽”,吸引廣大技能人才積極參賽。
培育“三類人才”。培育選樹創新能手——組織開展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每年在骨干企業培育創新能手200名;培育選樹崗位名師——建立由企業高層次優秀管理人員、勞模工匠等組成的“名師工作站”,對青年人才進行跟蹤性培養;培育選樹“淮安工匠”——重點聚焦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每兩年選樹10名“淮安工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