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中有一個周伯通,他天性純真,喜歡搗騰,有老頑童之稱。在浙江財經大學則有一個小頑童,同樣喜歡搗騰,但他不是周伯通,他叫周時通。
大學四年,創業四次,做過DIY熱轉印、開過炸雞店,還做過校園淘寶APP。在創業的過程中他有失敗也有收獲,在畢業時,他第四次創業,做了一個服務大學生創業的項目,專門幫助學弟學妹創業,為他們提供好的創業想法和理念。
“手把手”傳授經驗,一年幫助5名大學生做創業項目
周時通是2014屆工商管理專業的畢業生,他說,“創業是一直以來的夢想,雖然中間磕磕絆絆,但在不斷總結中進行一次次新的嘗試得到很多收獲,我誓將創業進行到底。”
如今,他和朋友在下沙籌辦一家專注于服務大學生創業的公司,用自己的資源和想法幫助學弟學妹創業。
“創業最關鍵就是執行,做項目的時候可以先做一個小的演示,降低試錯成本,要善于利用市場去檢驗。”周時通說,“要時刻關注政策導向,創業的風口以及趨勢。同時,思維要發散,多去接觸一些新鮮事物,活學活用,不斷優化自己的商業模式。”
周時通的目標是一年幫助5名大學生做好創業項目,“他們有自己的項目,或者僅僅只有初步的創業想法,那么我會根據各方面的資源,給他們提供幫助。”
本著對創業的執念,周時通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創業改變現狀,也能幫到更多的人。
在創業的路上,周時通遇到不少困難,也有想過放棄,但還是堅持了下來。“我從來沒有做什么事堅持這么久,唯獨創業。”
回想自己創業的第六個年頭,周時通的聲音低沉了,“能堅持到現在,離不開我父母的支持,在公司資金斷裂的時候他們不但沒有責怪我,還資助我,希望我能趁年輕,多拼拼。”
想到周圍的人都支持自己,周時通滿懷感激,而他也想將這份支持給予更多像他那樣充滿夢想的創業者,他說,無論成功與失敗,不遺憾就好。
創業失敗不氣餒,反復搗騰讓他收獲不少經驗
別看周時通現在創業經驗豐富,初次創業的他沒有任何資源和經驗,全憑自己對于創業項目的構想。
“那時候DIY熱轉印項目比較新穎,也有一定的市場,就想試試看。反正我才大一,不怕輸。”周時通回憶起當時的自己,笑了。“說干就干,我和兩個同學拿著5000元的啟動資金,在校園里做起了DIY熱轉印。拉贊助,做廣告,擴大自己的客戶群,雖然每天忙得不可開交,但很充實、開心。”
周時通說,DIY熱轉印前期做得還不錯,業務量也穩步發展,就是項目推廣速度慢,盈利不多。一個合伙人退出后,其他幾個人兼顧不了,第一次創業就這樣結束了。
“其實挺可惜的,如果不是有人離開,我想我們的項目還是可以進行下去的,畢竟我們已經打開了部分市場。”周時通不由地慨嘆,但小小的失敗并沒有澆滅他的創業熱情,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學校邊上的一家炸雞店就餐,感覺炸雞味道真不錯。“經過我一個月的調查,每天有多個時間段,這家店的人流量特別大,翻桌率很高,如果這家店能通過互聯網擴大影響力,那就不得了了。”
這讓周時通再一次看到了商機,他回寢室立馬做了一個項目策劃案,決定投入資金和老板一起重新創業。
“合作后,我們通過一些特色活動和互聯網經營,業績比之前高了一倍。”周時通說,“但還是沒有做長久,因為老板家里有事,我也只能撤資,賺了千百塊錢。”
大四,他開始做起最早的O2O(online to offline)早餐配送,學生可以通過學校的外賣平臺下單,再由配送人員去線下的早餐店取貨,并送達點單者的宿舍。
“構想是好的,但由于產品定價太低,每單只能賺一塊多點,一天三十多單,也就三四十塊錢,根本支付不起配送人員的工資。而負責配送的都是學弟學妹,時間太早大家都起不來,造成彼此合作關系不牢靠,終究運營不過三個禮拜。”
畢業前,周時通注冊了公司,和三個合伙人一起一款開發了校園淘寶APP,APP以大學為商圈,同校的學生可以在上面開店賣東西,實現當天下單,當天送達。可惜的是經過兩個月的試運營,技術、推廣都遇到困難,項目也就擱置。
四次創業后,周時通意識到不能急于求成,還是要穩扎穩打。他說,創業需要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合伙人固然重要,但雇員關系、產品定位等等都是成功與否的關鍵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