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色综合/久久夜靖品2区/青青一区二区/日本黄站免费视频

碩博人才網

“養人之城”如何圈粉百萬畢業生?

         100多萬人口是什么概念?

         在城市規模的統計標準里,100萬已經能進入大城市行列。數據顯示,有“安徽第一縣”之稱的肥西縣,2023年末的常住人口是100.5萬人。我國縣域平均常住人口為39.92萬人。

         近日,記者從合肥市委人才工作局了解到,2021年以來,該市累計新招引高校畢業生超過110萬人。

         打個比方,這相當于短短3年時間,合肥市涌進了一整個肥西縣人口或者近3個中等縣域人口。并且,這110萬人是富有活力、創造力,受過良好教育的群體。

         高校畢業生處在擇業的關鍵人生階段,其職業前景和個人命運,與城市發展的階段和機遇緊密交織。選擇好就業城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為未來的發展搶抓機會、奠定基礎。

         而合肥不沿江、不靠海,沒有先天資源優勢,經濟總量在中部省會城市和長三角城市群中也不突出,卻如同一匹“黑馬”引人關注。

         這不禁引人深思:從青年視角來看,合肥做對了什么?

         面向未來 “投資眼光”挑選就業城市

         “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合肥。”“00后”重慶姑娘汪莉,今年畢業于武漢大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現已入職合肥中科離子醫學技術裝備有限公司,成為一名射頻加速器工程師。

         早在找工作的時候,汪莉就確定了目的地:安徽合肥。她報名參加“合肥高校行”活動,收獲了這個“平臺高、待遇好”的理想offer。

         “高端醫療器械行業屬于合肥市生物醫藥主導產業,目前已逐漸形成氣候。這是個加入的好時機,我可以跟這個產業一起成長。”汪莉覺得,合肥是在新產業賽道上異軍突起的科創名城,發展空間會很廣闊。

         產業發展和就業機會是人口流入的基礎。技術驅動、高成長潛力、創新導向的行業,永遠是青年人才關注的重點。獵聘大數據顯示,當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釋放出大量就業崗位,備受畢業生青睞。

         近年來,合肥市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芯屏汽合”“急終生智”已成為現象級產業地標。

         今年上半年,合肥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居萬億城市首位。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54.7%,對工業增長貢獻率提高到84.1%。

         強大的制造業基礎和完善的上下游產業鏈,為廣大畢業生提供了充沛的就業崗位和職業發展機遇。以合肥高新區為例,該區集聚了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新興和未來產業企業2500余家,今年以來,累計為高校畢業生提供高質量就業崗位超2萬個。

         不僅如此,合肥市超前布局,積極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明確重點發展量子信息、空天技術、聚變能源、下一代人工智能、生物制造五大先導產業,打造未來產業全國新高地。

         前瞻的產業結構和迅猛的發展勢頭,體現在個人就業層面,就是可觀的薪酬福利和明朗的發展前景,對年輕人有著巨大的虹吸力。這在就業數據中得到驗證,近幾年,合肥市新參保大學生數據年年攀升,2021年25.8萬人、2022年30.2萬人、2023年35.2萬人,接連創造歷史新高。今年上半年,合肥市新參保大學生12.4萬人,同比增加1.9%。

         “紛至沓來”的背后,是每個微小個體對未來發展的信心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對這座城市發展潛力的篤定。

         安居安業 “高性價比”成為重要考量

         是留在北京的互聯網大廠工作,還是回山東老家考公考編?

         畢業季,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來自山東的“00后”姑娘、中國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專業2023屆本科畢業生徐奧林,作出了同學眼里“出乎意料”的決定:到新一線城市合肥,入職長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從事自己熱愛的市場推廣工作。

         北上廣緊張的工作節奏和高昂的生活成本,曾讓徐奧林感到壓力,她轉而把目光投向合肥。

         “3年內,每年都能領取政府1.5萬元租房補貼,貼心周到的人才政策對于初出校門的我來說很友好。”徐奧林告訴記者,合肥工作節奏適中,消費水平也不高,生活很有性價比。

         安居才能安業。合肥市正謀劃實施“廣玉蘭人才安居工程”,構建“住房保障+貨幣補貼+生活優享”三位一體安居體系。強化住房保障供給,通過打造“廣玉蘭”人才社區、人才公寓、人才驛站,為人才提供短期免費住、長期優惠住的住房保障;提供貨幣補貼,財政按1.5萬元至3.6萬元標準為每位畢業生連續發放3年租房補貼,博士在肥購買首套自住住房的,可給予最高12萬元購房補貼;豐富生活優享,優化人才安居線上服務,依托人才公寓組織開展社區團建、政策宣講等活動,努力讓各類人才,尤其是青年大學生低成本、高效率地融入城市發展。

         “產業發展好,人才政策好,作為合肥市的企業,我們出去招聘的時候很有底氣。”合肥中科離子人事專員方玲說,在畢業季,合肥市政府、合肥高新區管委會等經常組織企業去各地高校攬才,招聘效率高,企業很省心。

         近年來,合肥每年春秋兩季集中開展“合肥專班高校行”招才引智行動,先后6次前往北京、上海等20多座城市,走進北大、清華、復旦等50多所知名高校開展“校招”。

         2023年5月起,合肥創新實施“合肥請您來,20萬個崗位供您選”現場對接活動,向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發出“青春之約”。拿出20萬個崗位,誠邀高校應屆畢業生來肥留肥就業創業,力度之強、規模之大,前所未有。

         為體現“請”的誠意,合肥市推出“擇業邀請碼”,給予交通補貼、免費乘坐公共交通、免費游覽收費景點等優惠。活動開展以來,累計舉辦27期現場對接會,達成就業意向18萬余人。

         除了向外探求,也持續深耕本土。合肥科教資源豐富,為促進本地高校畢業生留肥就業,合肥密集舉辦在肥院校校招對接。2023年至今,累計舉辦700余場校園招聘,達成意向逾14萬人。

         理想城市 雙向奔赴開啟美好生活

         青年人眼中的理想城市該是什么樣的?有合適的工作機會和居住條件就夠了嗎?

         對“95后”的楊子坤來說,生活不止如此。今年,楊子坤從西北工業大學讀完碩士以后,又回到合肥工作。近一個月,他接連去合肥體育中心看了兩場演唱會。

         “門票秒完,現場超級火爆。”楊子坤明顯感覺到,相比幾年前在合肥讀大學時,這里的文化娛樂生活豐富了很多,演唱會、音樂節、話劇演出等活動不斷,精品咖啡館、網紅書店等新場景新業態接連涌現,城市生活體驗更加豐富,認同感和歸屬感也更強。

         對于已經成家的王鵬飛而言,看待城市有著更現實的考量。王鵬飛來自河南蘭考,去年夏天,他從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畢業,來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際金融研究院做博士后,并舉家定居合肥。

         “將合肥作為理想城市,是深思熟慮、多番比較后的選擇。合肥的宜居,不僅在于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更在于發展機會、區位交通、教育醫療、文化底蘊等方面的綜合實力。”王鵬飛娓娓道來。

         作為“新合肥人”,王鵬飛十分看重城市交通條件。合肥地處中部地區,承東啟西、連接南北,高鐵里程和密度均居長三角主要城市第一位。王鵬飛做過功課,合肥到北京、上海以及周邊主要城市的交通十分便利,回河南老家只需2個多小時。“雖然在合肥定居,但能常回家看看。”王鵬飛說。

         近些年,合肥作為“養人的地方”一直名聲在外,多次入選“全國最幸福城市”。而“養人”與“幸福”,均是從人民視角出發,考察城市宜居宜業的方方面面。近年來,合肥拉高標桿向長三角先發地區看齊,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增強民生福祉,財政民生支出占比保持85%以上,近三年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增速在長三角城市群中居于首位。

         同時,積極引入長三角優質公共服務資源。以醫療為例,合肥邀請名醫來肥坐診,僅今年上半年,就有知名專家350余人次參加“滬上(全國)名醫在合肥”行動,服務人群超8000人次。

         年輕人選擇合肥、扎根合肥,不僅與經濟發展、人才政策有關,更與合肥不斷把城市發展成果轉化為人民生活品質有關。這些元素共同凝聚成吸引年輕人匯流的“合力”。

         “近年來,合肥市堅持搭建平臺、出好政策、創優生態,把服務青年人才創新創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助力青年人才在創新發展中挑大梁、當主角,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撐。”合肥市委人才工作局局長馬進偉表示,合肥市將進一步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積極打造高水平吸引集聚人才平臺,努力讓更多青年人才在合肥安身、安心、安業。

         無數經驗表明,一個高素質人才向往、聚集的城市,才會有新鮮的血液、蓬勃的活力、發展的后勁。合肥值不值得向往?我們看到,在這場雙向選擇中,一百多萬名高校畢業生已經用行動投票,作出了自己的判斷。  返回首頁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www.successionplans.net第二域名:www.shuobo114.cn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