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是社會穩定的“壓艙石”。近日,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 今年1至6月,我市認真貫徹落實全省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暨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推進會議、人社工作會議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穩就業工作安排部署,堅持就業優先導向,兜牢就業保障底線,有效穩住了晉中就業基本盤。截至6月底,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99萬人,完成年度任務的55.53%,實現時間任務雙過半;脫貧勞動力務工就業9.56萬人,超額完成全年任務。
強政策拓展就業空間。我市堅持就業優先政策,積極落實一次性吸納就業、社保補貼、崗位補貼等政策,制定了高校師生創業融資貼息、創業培訓、創業大賽獎補和大學生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等系列化配套政策。今年1至6月,全市支出就業補助金4724.42萬元,惠及下崗失業及困難就業人員1.19萬人次。深入挖潛政策性崗位,全市機關事業單位招聘1687人,同比增加10%,開展大學生“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幫扶率達100%。
高層次舉辦招聘活動。瞄準我市大學城21所高校8萬余名畢業大學生,我市實施“訂單式”訪企拓崗、針對市場就業需求,列出“需求清單”,“點對點”組織對口高校對接,為不同層次、不同院校、不同專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多樣化、精準化擇業選擇。5月11日,由市人社局承辦的晉中市政府“市校協同、才聚晉中”大學城就業招聘會在太原師范學院舉辦。市校對接、校企合作,市縣兩級政府和綜改區晉中開發區負責人登臺宣介招才引才優惠政策,組織316家用人單位參會招聘,提供就業崗位4953個,駐市高校4000余名高校畢業生參會洽談,達成初步聘用意向1294人次。高頻次精準對接山西傳媒學院、山西晉中理工學院、山西中醫藥大學、晉中學院等9所高校,組織1847家企業開展就業服務進校園活動,提供崗位5.11萬個,入場求職人數2.33萬人。截至5月底,我市開展“春風行動”“鄉村振興”“就業服務進校園”等線下線上專項就業招聘活動146場次,提供就業崗位信息7.13萬個,入場求職人數5.67萬人次,達成初步意向6409人。
精準化提升技能培訓。我市將脫貧勞動力納入職業技能培訓重點群體范圍,以就業為導向,優先對符合條件的脫貧勞動力開展“訂單、定向、定崗”式培訓,促進脫貧勞動力掌握一技之長,提升其就業競爭力和穩定性,提高工資性收入。1至6月共培訓各類人員1.19萬人,其中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496人。其中榆社古建開展培訓30人,我市開展“訂單式”培訓115人,市校協同開展大學生創新類創業培訓6191人,晉中大學生創業園在孵大學生創業實體63家。
全覆蓋完善服務體系。我市將就業社保服務網點全覆蓋和就業服務提質增效有機結合,將零工市場、鄉鎮(街道)服務站、村(社區)服務網點及省外勞務服務站貫通融合,提供零工崗位2794個,服務零工2166人次,達成意向的704人。制定了統一服務事項清單,推動在家門口做好服務保障。目前,我市11個縣(區、市)布設就業社保服務點2326個,其中鄉(鎮、街道)服務點127個,村(社區)服務點2199個。
下一步,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將全力完成好省市穩就業工作任務。一是認真落實穩就業政策。落實好穩就業系列政策舉措,堅持不懈落實好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穩崗補助、企業吸納脫貧人口稅收減免等就業扶持政策;二是突出重點群體就業。繼續穩定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加大對農民工外出務工、就地就近就業和返鄉創業等政策的扶持力度。健全就業困難人員動態調整機制,確保就業扶持政策應享盡享;三是擴大有組織勞務輸出。強化組織協調和工作對接,將脫貧人口作為優先保障對象,為集中外出務工提供“點對點”輸出服務。實施“一縣一品牌”工程,廣泛開展晉中地方特色市級勞務品牌選樹工作,擴大品牌就業規模,提高外出人員就業質量;四是促進創業帶動就業。進一步加強晉中大學生創業園等載體建設,完善創業指導、創來培訓、創業實訓、投資融資等“一站式”創業服務,落實好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場租補貼等創業扶持政策,擴大創業擔保貸款規模;五是加強幫扶服務體系建設。高質量完成全市就業社保服務社區村村全覆蓋任務,推進人力資源市場、零工市場、就業服務站功能融合、整體聯動、信息共享,提升就業服務體系效率和質量,不斷向人民群眾提供高質量的公共就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