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到2個月,勞動者被用人單位以不符合錄用條件為由解除勞動關系。7月21日,記者從廣州市白云區總工會獲悉,日前,該起勞動糾紛在工會律師的調解下,勞資雙方達成一致,糾紛妥善化解。
勞動者入職不到兩個月被解除勞動關系
2023年10月27日,李某入職廣州市某化妝品科技公司,其工作崗位為小紅書運營,工資為2300元外加業績提成。工作不到2個月,該化妝品科技公司以李某工作能力不符崗位錄用條件為由,解除勞動關系。李某于同年12月16日向廣州市白云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今年2月,勞動仲裁結果支持了李某的訴求。廣州市某化妝品科技公司對該裁決不服,遂向廣州市白云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無需向李某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9600元,以及支付拖欠工資4615元。
白云區總工會迅速啟動“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機制,安排工會調解員開展調解工作。工會調解員通過多次電話與原告廣州市某化妝品科技公司、被告李某溝通調解,經溝通后,原告和被告均表示愿意到現場進行調解。
工會律師巧調解促勞資雙方意見統一
今年5月23日,雙方依約來到白云區人民法院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本案由白云區總工會委派許文華律師擔任調解員。許文華充分傾聽勞動者與公司方對于所涉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的金額意向,深入了解勞動者的工作崗位、入職時間、工資標準,以及公司的經營狀況、解除勞動關系的原因等基本情況,仔細分析雙方爭議焦點。
許文華在組織雙方進行背靠背調解時發現,該公司在李某入職后第二個月提高了《績效考核》標準,致使其提成工資有所降低。許文華情理法并用,同時,做好耐心疏導工作。經過多次溝通協調,雙方最終達成調解協議,調解金額為10500元。原告填寫撤訴申請書。
延伸
“法院+工會”為化解勞動糾紛按下“加速鍵”
近年來,白云區總工會聚焦職工需求,充分發揮工會參與勞動爭議協商調解的職能作用,深化與白云區法院的合作機制,并將訴調對接的服務范圍擴展到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農民工等群體的勞務糾紛案件。通過“法院+工會”的訴調對接工作機制,以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為抓手,依托人民法院線上調解平臺,由工會派駐資深律師作為調解員入駐調解室調解勞動爭議案件,通過向雙方當事人釋法調解,既體現法理,又體現溫度,既能實現案結事了、化解爭議,又節省了當事人的時間精力和司法資源,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為預防和化解勞動糾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按下“加速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