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政策的受益者。前段時間,我在南京一家醫院辦理出院手續,刷社保卡當場完成醫療費用結算,不需要回寧夏辦理報銷手續,省去了墊付的麻煩,真是太方便了。”日前,銀川市市民張鳳蘭告訴記者。
2006年,張鳳蘭罹患腎結石、輸尿管狹窄、腎積水,醫生建議她去外地治療。經多方打聽,她和老伴前往南京市,踏上異地“求醫路”。“南京的醫生說,可以做手術,費用3萬元左右。”張鳳蘭說,當時寧夏醫保還不能跨省直接結算,全部費用須墊付。
“我家條件不好,我們只能四處借錢,勉強湊夠了手術費。看病回來后,跑了兩個多月才辦完報銷手續。”張鳳蘭說。
今年,張鳳蘭舊病復發,需要再次前往南京就醫。臨行前,張鳳蘭先在市民大廳辦理了異地就醫備案。“看完病,直接刷卡報銷。”張鳳蘭說。
“過去,跨省異地就醫需要參保人員先墊付醫藥費,然后回參保地報銷,存在報銷周期長、墊付壓力大、個人負擔重、往返奔波、發票可能丟失等弊端。現在,參保人員只需支付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醫保支付費用可享受直接結算服務。”自治區醫療保障局醫保經辦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從2016年起,寧夏連續7年將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納入政府工作報告,列入自治區政府為民辦實事清單。
近年來,我區聚焦新形勢下群眾異地就醫過程中的急難愁盼問題,深化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改革,著力打造便民利民醫療保障服務。
為了將這件民生實事做實做好,我區先后出臺一系列高效便民措施。備案材料能簡則簡,備案渠道不斷拓展,取消城鎮職工個人賬戶跨省刷卡結算備案手續,實現參保人員使用個人賬戶就醫結算全國“漫游”;拓展網上、微信、電話等多渠道備案方式,允許參保人員通過承諾方式辦理跨省異地就醫備案手續。定點機構能擴則擴,結算范圍不斷增加。跨省異地就醫住院擴大至450家,跨省普通門診定點醫療機構擴大至360家,跨省門診慢特病定點醫療機構擴大至76家,跨省定點零售藥店增至196家,由單一的基本醫療保險費用結算擴大至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一單式”結算。
據了解,截至今年11月底,寧夏已與全國50.7萬多家醫藥機構實現聯網結算,跨省異地就醫累計直接結算118.64萬人次,醫療總費用59.57億元,醫保基金支付36.65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