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名稱]專職學生輔導員
[招聘公司]
河北農業大學
[職位類型]全職
[薪金待遇]面議/月
[招聘人數]16人
[性別要求]不限
[學歷要求]碩士
[工作地區]河北省 / 保定市
[所屬行業]院校/高等教育
[工作經驗]1-3年
[查看次數]9559次
[刷新日期]2012-06-27
[截止日期]2013-06-27
[職位描述]一、招聘名額
本次招聘名額為16名,其中保定校區11名(植物保護學院、園藝學院、動物科技學院、商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和藝術學院各1名,現代科技學院5名),渤海校區5名(招聘的輔導員,在簽訂聘用合同時,工作地點為渤海校區,在河北黃驊)。
二、報名條件
1、具有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并取得相應學位;
2、遵守憲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品行,中共黨員;
3、本科或碩士研究生學習階段擔任過學生干部;
4、具有相關的學科專業背景。
5、身體健康,五官端正。
三、招聘程序及辦法
河北農業大學創建于1902年(清光緒28年),是我國最早實施高等農業教育的院校,河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院校,國家農業部與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河北省重點骨干大學,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
學校先后經歷了直隸農務學堂、直隸高等農業學堂、河北省立農學院、河北農業大學等歷史時期。上世紀五十年代院校調整中,森林系整建制調整到北京,參與組建了北京林學院(現北京林業大學);畜牧獸醫系整建制調整到內蒙古,參與組建了內蒙古農牧學院(現內蒙古農業大學);水利系整建制調整到武漢,參與組建了武漢水電學院(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的前身,現已并入武漢大學)。
學校有五個校區(保定東西校區,秦皇島、定州校區、渤海校區),校園占地32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近127萬平方米;紙質型圖書與文獻200余萬冊;儀器設備值2.6億元;附屬實驗農場330余公頃、林場2700余公頃;全日制在校生42000余人。在職教職工3000余人,教授及相應職稱的375人,副教授及相應職稱的615人,博士生導師140人,碩士生導師568人。設有27個學院,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56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0個一級學科碩士點,88個二級學科碩士點,85個本科專業;具備全部類別的學生培養體系。有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部級重點學科,4個河北省強勢特色學科,13個省級重點學科,涵蓋了“農、工、管、理、經、文、法”七大門類,形成了以農業學科為優勢,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格局。
學校有河北省高校唯一一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北方山區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5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基地、試驗站)。“十一五”以來,承擔國家和省部級重大科技項目600多項,鑒定科技成果400多項,獲省部級二等以上科技獎勵85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91項,審定新品種48個,專利130多項,科技著作300多部,三大索引論文1000多篇。到位科研經費3億多元,創社會經濟效益300多億元。科學技術獲獎等級和數量連續十年居于全省高校之首,連續多年進入全國高校百強;出版《河北農業大學學報》、《FrontiersofAgricultureinChina》等學術期刊。
學校致力于培養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現代農業人才,全面實施311人才培養模式和完全學分制,建成國家級質量工程建設項目16個,省級質量工程建設項目97個,位居河北高校前列。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7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69項。本專科畢業生就業率連年位居省屬高校前列。
學校秉承“農業教育非實習不能得真諦,非試驗不能探精微”的辦學原則,開創了享譽全國的“太行山道路”,凝結成“艱苦奮斗、甘于奉獻、求真務實、愛國為民”的“太行山精神”,形成了“崇德、務實、求是”的校訓,受到黨和國家的肯定與表彰。近年來,先后建立校級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基地50多個,與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業集團進行合作辦學和校企合作,積極深化和拓展“太行山道路”,參與地方經濟發展。
與18所國外高校建立了學術交流和校際合作關系,招收外國博士留學生。通過“援外技術培訓班”先后培訓發展中國家學員300余名。
返回上一頁